民國之山寨英雄

第一二一章(2/2)

    在一點東北聯軍士兵的軍事素質和裝備也讓美、日兩**隊忌憚,最耐人尋味的是,德國競然向東北派出一個師兩萬多人的雇傭軍,明麵上是東北政府在德國征召的,但誰心裏都清楚,沒有國家的意誌在裏麵,想成規模地組織雇傭如此多的軍隊是完全不可能的。

    有了國際聯軍在後麵支持,高爾察克雖然在別拉亞河上失去了幾個精銳師,但在托博爾斯克穩住了陣腳,打了幾場漂亮的阻擊戰,他也明顯感覺到紅俄軍隊戰力的下滑,雖然紅軍士兵還是一樣勇猛,但在戰術指揮明顯出現了混亂。

    在這裏也不得不一下俄國地盤實在太大了,鄂木斯克到莫斯科的直線距離有三千五百公裏,所以不論白俄還是紅俄,進攻的一方,很容易把後勤補給方麵吃虧,加上兩年時間的內戰和之前與德國人的歐戰,俄國國內的情況糟糕到極點,俄國老百姓被白俄搜刮完了在被紅俄搜刮。白俄還好,有國際聯盟的支持,可以獲得補給。但紅俄就慘了,一點外來物資都沒有,全靠搜刮國內老百姓來維持戰爭。

    就在這個時候日本軍隊頂到了葉卡捷林堡,堵住了西伯利亞鐵路的歐亞關口,與紅俄打了幾場規模中等的戰役,兩軍互有勝負。到了十月,俄國氣溫急降到零下10度,戰爭頓時陷入僵局,紅俄不知與德國達成了什麽協議,戰場指揮能力突然得到加強,加上紅俄又組織了三十多萬大軍,在圖哈切夫斯基的指揮下壓了上來。

    接連吃了敗仗的白俄軍隊和日本軍隊,撤退已成必然,但怎麽撤退,卻成了日本和白俄爭論的交點,白俄的意思是把葉卡捷林堡炸掉,而日本人這時卻起了貪便宜的心思,要拆走葉卡捷琳堡的工廠和礦山設備,運回日本。從現在的情況上來看,白俄除了那筆黃金,實在沒有什麽油水可撈,出動六萬大軍人吃馬嚼的,那不是錢嗎,有機會收回點成本,自然是要抓住機會地。

    李長庚這時又給日俄聯軍出了一個扒鐵路的主意,隻要把鐵路拆回來他出一倍半的價錢收購,如果在扒掉一邊的路基,一公裏加十支步槍和一千五百發了彈。

    日本人聽的心花怒放,這個李長庚實在太壞了,這麽冷的把鐵路一扒,紅俄想要在重新修好,開工也得等到明年開春,要是在把基一扒的話,另一邊的路基得紅俄自已扒了才能重修,沒個一兩年的時間想都別想。喲唏,這個李長庚良心大大地壞了,不過日本人對幹這種活的熱情特別高漲。抓了一萬多俄國難民,以一二十多公裏的速度扒著鐵路,

    幾個月的時間李長庚的預備役軍隊也一個師一個師開往西伯利亞,在西伯利亞已經集結了三十個師近四十萬大軍,一道道永久防線被建立起來。其中李長庚準備最多的戰爭物資就是棉衣棉被,國際棉花價格被李長庚的硬性需求炒高了兩成。美國人似乎也覺查了什麽,直接從東北訂購了大批的棉衣棉被,有了大頭的美國人可宰,東北工廠主們大力地向美國佬推銷起羽絨睡袋,防寒帳篷之類的高附加值物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