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山寨英雄

第一百零六章 禁除鴉片的見議(2/3)

    吳佩孚想了想道:“我們也可以向你們黑龍江學習嗎?狠下殺手!”

    曹錕聽得直搖頭,他就有大煙癮,這玩意禁不得啊!

    “吳將軍淮南為桔,淮北為枳,黑龍江的政策之所以施行的好,有一個關鍵的原因是,東北的鴉片成癮者本就不多,加上早先地方偏遠,交通不發達,加上我上任後,雷厲風行的手段,才得以禁止。

    根據我們黑龍江統計局提出可行性辦法是,一手軟,一手硬,雙管齊下。硬手段是嚴防死守,不管是誰,隻要參與走私和販賣毒品,抓住了就殺頭抄沒家產。軟的手段是,政府開煙館,凡吸食成癮者,可到政府報備,在指定的煙館吸食,若在家或是其它地方吸食者,死罪,抄沒家產。

    煙館不許有豪華設施,大煙必須廉價。如此一來就可以杜決了新的成癮者,而已經成癮的人,由於得到渠道控製,也不致於出現家破人亡的事情發生。所謂堵不如疏,一麵是高風險,一麵是低成本市場,有個十年二十年就可以杜絕毒品的危害。”

    “妙,妙計!”不等吳佩孚話,曹錕就拍起巴掌。“人都傳李啟明善用陽謀,今日我老曹領教了。”

    “曹老哥謬讚了,這算什麽陽謀,不過是法學中的一個基本量刑原則——犯罪成本!”

    “犯罪成本——是啥?”曹錕疑問道。

    “哈哈,犯罪成本包括行為成本、物質性成本、心理懲處、法律懲處、社會懲處、定罪概率等等。犯罪既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經濟問題。犯罪人犯罪需要投入一定的資源,國家和社會控製犯罪更是要付出沉重的代價。犯罪成本是商品生產的產物,是經濟學中的價值規律在犯罪學中的反映。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犯罪成本和定罪率提高了,犯罪率就會下降。”

    “這不是秦律重典的意思嗎?可是儒家不是講量刑為寬嗎?”半個秀才的吳佩孚接道。

    “嗯,這是法學當中的一對矛盾關係,有人提倡量刑從寬,有人提倡量刑從嚴,各有各的道理。但我認為根子上還是出在犯罪成本的高低上麵。

    我舉個更形象的例子吧,庚剛治理黑龍江時,有兩種社會風氣非常不好,一是不講衛生,隨地大便,吐痰亂扔拉圾。二是不排隊,什麽事都一哄而上,明明大家排隊十幾分鍾就好的事,偏偏擠成一堆,一個時也完不了。於是我在黑龍江推出鞭刑和重罰款,不排隊者,五鞭子或兩塊大洋。隨地大便亂扔拉圾者,五鞭子或兩塊大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