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山寨英雄

第七十九章 打擊民國文化界(1/2)

    李長庚國際聲望的彪升,無異驚掉了一地眼球,在這個時代的中國,無異是一件新鮮事。一時間想刷聲望的督軍名流紛紛跑到國會演講,當然再也沒有了李長庚的成就。

    因為李長庚的通篇演講是以比白話文還白話的形式出現,也引起了學術界的紛爭,這一下更是混亂的一塌糊塗,本來支持李長庚觀點的多是一些傳統派文人,反對李長庚觀點的又多是一些革新派文人,結果因為白話文的爭論,兩者間又反了過來。

    李長庚這些在北京可為是意氣風發,每拜訪的人絡繹不絕,有政客也有文人,李長庚一幅清閑派頭,時而與些文人談論詩詞章句,時而與政客談論國內國際形式,在時而與商人談成一兩筆生意。似乎忘了他自己還是治理一省的督軍。

    隨著兩派文人爭論的激烈已經白熱化的時候,李長庚接連在申報上發表了新體詩歌,紀念甲午戰爭中割讓台灣的‘鄉愁’。

    時候鄉愁是一枚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嗬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嗬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而緊接著李長庚在次發表了一篇名為‘一代人’的朦朧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他尋找光明。”

    當李長庚這首新體朦朧詩在申報上一發表,對整個民國文壇幾呼是來了一場七級地震,這是什麽詩,如果第一首新體詩大家還能接受的話,那麽第二首一代人,對整個中國文壇幾呼的顛覆性的。這等於是在一個已經沸騰的油鍋下麵,引爆了一個炸藥包,甚至許多人在爭論一代人到底是不是詩。但這緊緊兩句詩的力度,確是那樣的震撼人心。在加上李長庚之前的國會演講,讓許多人憋了一肚子的話不出來。

    當然李長庚對文化界的摧殘並沒有到此結束,在新體詩詩人們以為李長庚站在他們一邊的時候,李長庚在次發表了毛太祖大大的,三首十六字令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鍔未殘。欲墮,賴以拄其間。

    而在此之後的第二,李長庚在次發表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完了,整個民國文壇被李長庚這種疾風驟雨般的打擊,弄得啞口無言,不帶這麽玩的,四六首詩剛剛硬的詩詞,即有新體詩又有舊體詩詞,尤其是卜算子詠梅,幾呼是自陸遊那首卜算子.詠梅之後的又一力作。看似平淡卻是暗藏鋒芒,大氣磅礴。

    在文壇一片啞然之後,李長庚又在自己的書房裏寫起了評論文章,題目是何來新舊,何來中西,文學要有方向性。

    有人中好,就有人跳出來管這叫抱殘守缺,有人西好,也有人跳出來管這就叫崇洋媚外,這是什麽狗屁不通的邏輯。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家庭,要想興盛,因噎廢食的事情不能做,但也不能什麽都想吃。一個人最要緊的是懂得自己能吃下什麽,想清楚東西吃到自己肚子能不能消化得了。世人皆知,吃下好的東西能充饑管飽強壯身體,吃下壞的東西輕則腸胃不適,重則斃命。

    所以要學會看清別人,也更要了解自己。拿我們身邊的事來,桌椅床塌,那一樣是漢人的發明,可現在誰又能這不是中國人的東西?我們吃的麥原產自西域,我們吃的玉米、甘薯原產自美洲!這明什麽,這明這些食物是好的東西,它們填飽了中國人的肚子,明在這個世界上誰也不能孤立的存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