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我是賈璉

第126章 殿試 文如驚雷(2/4)

    行間多有禮部官員在提醒眾考生,殿試時該注意的禮節,並再三提醒,注意避諱。

    【沒事,我有掛,我不怕!】隻能這麽安慰自己了,畢竟皇帝那邊主動給了承諾的。

    試卷送到麵前時,賈璉也不著急看題目,繼續閉目養神,等到心跳正常了,這才睜眼。

    眾人皆側目,看清楚是賈璉時,生出的一點點共情立刻煙消雲散,你也配說難?

    殿試之日,賈璉早早起來,梳洗收拾,早飯隻吃半飽,茶水也沒敢喝,隻用了一口溫水。

    考試開始後,承輝帝便下去了,不過特意交代考官之一的李清,讓他去看看賈璉寫的啥,承輝帝想第一時間知道賈璉寫的文章內容。

    這個交代讓李清很是竊喜,這充分說明,如果孔照想搞潛-規-則,大概是要倒黴的。過渡首輔不好當的,李清心裏默默的同情孔照,同情歸同情,真有機會取而代之,絕不手軟!

    作為巡場的考官之一,李清目睹了諸位考生的各種表情,看看題目就很同情他們。這題目吧,沒有基層十年,頂層三年以上的經驗,很難精準的說出一二三來。

    考生們怎麽辦?隻能從曆史裏找答案。問題是,讀四書五經的考生們,有幾個能讀多少史書的?中舉之後的幾個月內,有幾個人會想到殿試這一關呢?等到會試過了,哪裏還有心思讀史書啊。心裏那根緊繃的弦鬆了,都浪的飛起呢!

    賈璉看完題目後,第一個感覺就是皇帝所圖不小。否則也不能在殿試考這個,應該是沒指望考生能說出點有用的策略,無非就是看看,哪個考生更接地氣,平時注意觀察經濟民生。

    【聖人以國策垂詢,臣璉不勝惶恐,然臣見識不足,竭盡全力而已。】

    承輝帝的案前,一份手抄的開頭鬆到,看到這個開頭的承輝帝,微微一笑。

    大周朝皇帝喜歡以聖人自居,這一點,勳貴和內侍都是認賬的,讀書人是不認的。至少是不會落在文字上,賈璉很明顯是知道這個規則的,卻落在了文字上,果然是勳貴自己人啊。

    【臣觀前朝傾覆,有史家言,臣實亡於萬曆,此言雖善,卻多有遮掩之處,欲言還休,扭捏作態。開源節流,老生常談,如何開源,如何節流?萬曆固有錯,諸臣食利皆有罪。】

    承輝帝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狠狠的爽了一下。貶低前朝嘛,很正常。本朝的文人史家,就隻會揪著前朝皇帝的錯誤,大書特書。做臣子的錯誤,都是輕描淡寫。賈璉非常幹脆的表示【諸臣皆有罪】。

    現代人的思維,皇帝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企業高層是合夥人 打工人,董事長加高層=食利者。企業倒閉,董事長有錯,高層作為食利者,難道就能逃脫罪責?

    隨著文字不斷的抄送皇帝案前,承輝帝看著都開始冒冷汗了,這廝真敢寫啊。

    任何一個朝代的初期,食利者這個群體不大,所以國家在治理成本上並不難應付,隨著時間的推移,食利者群體日漸壯大,分食國家之利。這也是一個朝代越到後期,國家財政越難的根源所在。【無他,治理成本增速與國家財政增速不能匹配。】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承輝帝冷汗淋淋,這廝的膽子太大了,這話是能說的麽?

    賈璉寫的很快,文章還在不斷的抄送,一般殿試最多三千字,賈璉寫嗨了,眼看五千字都壓不住了,從前朝的財政崩潰入手,著眼當下的問題。

            總算是把核心思想丟了出來,士農工商,本朝太祖聖明決斷,適當鬆綁工商,使得本朝之初,快速走出戰亂陰影,大大改善了國家財政,才有了兩代之治的盛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