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我是賈璉

第14章 憋屈(1/3)

    第14章  憋屈

    為顯示對賈璉的重視,賈母再次提高他的待遇,比照賈珠。其中有一條很重要,求學一應開支,皆走公中。這是個什麽概念呢?賈珠在國子監的學費不算,平日裏與同窗好友聚會,每個月怎麽也得花個十兩。這筆開支每個月按期領取,有特別的開支說明後也能支取。

    這就是讀書有成的好處!

    賈璉每月的例錢也提高到十五兩,賈母一個月才二十兩呢。

    捧著兩大一小三個銀錠的桂香,眼睛都不太靈活了。結結巴巴的問:“這銀子我管?”

    賈璉回頭笑問:“這院子裏的事情,一直不都是你管麽?”

    桂香緩過勁來了:“這銀錢上頭,二爺一貫自個收著的。”

    “那麽多銀子裝兜裏累慌,以後身邊帶個三五兩碎銀,其餘你收好。”

    對於賈璉而言,桂香的忠誠度很重要,提高待遇固然有效果,但是這種信任發揮的效用,起的效果在賈璉看來更大。

    關於銀子的價值,紅樓夢裏有個很明確的衡量標準,尤二姐。

    五兩銀子一個月,尤二姐就非常滿意的給賈璉做了外室。

    李紈親自給賈璉送二十五兩定額的銀子,沒遇見賈璉,回去的路上李紈心裏多少有點鬱悶。就因為賈璉是大房的嫡子,這還沒功名呢,就能跟有功名的賈珠一個黛玉。

    心氣高,好勝心強的李紈,心裏能舒服才怪事了。

    回去要好好的監督夫君讀書,早日中個進士回來,才好揚眉吐氣。

    有個事情李紈心裏的想法跟別人是不一樣的,所謂的賈璉以前不愛讀書的說法,在李紈看來是賈璉製造的假象。小小年紀,心機深沉,這才是李紈現在對賈璉的看法。

    這話李紈隻能放在心裏,回到家中見賈珠回來了,丫鬟在伺候更衣,李紈上前時,賈珠主動說起在國子監裏的事情,末了不免憤憤道:“昔日我進學時也沒見那些人有親近之舉。”

    賈珠是不承認自己平時跟那些勳貴子弟玩不到一起去的,私下裏跟李紈說話也沒少埋汰那些人不思上進,不肯認真讀書之類的話。實際情況是賈珠不用工讀書,又沒有爵位的繼承權,又想出人頭地,唯一的選擇就是去讀書,去科場裏卷。

    科舉的存在,本質上是保留一個上升通道,本身就是頂層權貴出身的賈珠,其實沒什麽可抱怨的。你看不上人家,嘴上是沒說,行動上是疏遠。別人又不傻,不會用熱臉貼伱的冷屁股。相比賈璉,以往跟這些勳貴子弟,倒是多有來往。

    賈珠的焦慮肉眼可見,以前賈府裏沒人在讀書這上麵有表現,現在多了個賈璉不一樣了。人就是這樣,被眾星捧月習慣了,真覺得自己就該是被捧著的。麵對賈璉帶來的危機感,賈珠真是心裏很難平衡,六歲開蒙,四十歲進學,上次鄉試可以說走過場,明年呢?

    “六月的縣試、七月的府試,年底的院試,不知道璉哥兒會不會進場一試身手。”這話從賈珠的嘴裏出來,李紈就知道丈夫的心態了。

    開過年賈璉也是十四歲,萬一真的考中了秀才,就賈珠這個心態,怕是要抑鬱了。

    “老爺,整個順天府,一共才多少個秀才?每年院試的考生又有多少?科舉之難,老爺最清楚不過了。”李紈直接擺事實鼓勵丈夫,希望他能更自信一點。

    賈珠被鼓勵後,興致提高的不多,秀才是難考,青雲書院就好考了?

    青雲書院難考的關鍵,就在算經的試卷題目出名的難。在青雲書院讀書的學生,未必是本地人,每逢考試期,不少人回鄉考試。真正的本地學子,青雲書院的比例不足一半。原因自然是很多京官的子弟在書院裏讀書,不然也不會這麽被追捧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