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娛之影帝

第248章烽火連三月(10)平推(1/4)

    韓國電影界和歌謠界之間的矛盾一直都有,這在門戶之見到處都有的韓國似乎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現象,但是,這個矛盾卻從來沒有像08年之後這麽激烈過。

    08年之前,兩者的矛盾雖然有,但是一般的體現形式就是電影圈子花式吊打idol和歌手們。這也沒辦法,實在是雙方的戰鬥力差距太大,韓國電影人那是憑著遊行、剃光頭等等方式一路殺出來的,而且曆史悠久,韓國光複前那就存在了。可是idol行業才幾年?實際上很多專家都認為,韓國idol行業的曆史是從S.M公司建立時的那一刻開始的,也就是李秀滿決定不再自己賣自己的盜版唱片的那時候。從那以後,韓國歌謠界才真正進入了所謂的全麵商業化時代,然後就是政府大力支持韓流文化,這時候歌謠界才開始被和電影屆一起並稱。

    所以說在韓國,這兩個圈子的等級差距真的是全方位的。

    舉例而言。在韓國,電視劇演員是被認為和普通商人有著一樣社會地位的工作,電影演員就高過了這一平均標準,但是idol是被認為略低於這個標準的;在韓國,電影類大獎就有三個,可是音樂類的大獎就是一個金唱片,不要說首爾歌謠大賞,那玩意真沒幾年,聲望還沒累積起來;在韓國,李滄東是可以搖身一變去當文化部部長的,李順載是可以當選國會議員的,車勝宰這個電影製片人更是可以退休後去當教授的,但是你聽過仁順伊大媽去當了什麽嗎?

    更更何況,這種差距的觀念是滲入到每一個韓國人心裏的,包括電影人自己和idol自己,所以才會有idol們隻要一出名就像試著演戲的想法。不過,這反而更招致了演員們的不滿,畢竟僧多粥少嘛,你來了我們吃什麽?

    於是乎,李孝利演不好,這些人就說果然idol沒有演技。而尹恩惠演的好,這些人就更難以接受了,你怎麽能演的好呢?

    而這種競爭態勢引發的矛盾在08年下半年終於達到了一個極致。

    這一年,電影市場全線崩盤,而idol市場則全線爆發。電影市場低迷怎麽辦?很簡單,演員們例行的去演電視劇了,不信你去看張根碩和文根英。那Idol市場大暴發怎麽辦?很簡單,idol們例也行的去演電視劇了,不信你去看看目前最火的電視劇《花樣男子》,那裏麵……是不是?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金鍾銘才會這麽毫不顧忌的說出了這麽一番不要臉的話。不過話說回來他倒不是什麽演員高貴論的擁護者,他這麽做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委員會的權威,建立起自己的江湖地位。畢竟如果能夠在這場運動中當著全韓國人的麵從容而有效的宰殺掉這些公司的尊嚴的話,那必然會起到極大的震懾作用!普通民眾都會記住這件事情,韓國的藝人會在簽約時想起是委員會之前幫他們爭取到了這麽好的條款,而安聖基和他金鍾銘也自然會掠取極高的聲望!

    而且說句多嘴的話,安聖基在這圈子裏的一切遲早都會被他金鍾銘繼承,所有的一切都將是他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