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秦始皇陵

第14章 大秦的逆天改命(3/3)

    而在本年度最後的日子裏,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遷徙活動,這就是《資治通鑒》記載的“遷河北榆中三萬家,賜爵一級”。

    這段史料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但《資治通鑒》抄錯了一個字,把“北河”寫成了“河北”。

    胡三省給《資治通鑒》作注的時候竟然沒發現這個抄寫錯誤,把“河北”解釋為“北河之北”,所謂“河北榆中”,大體上是黃河上遊,位於鹹陽的正北方。

    這句話很容易讓人誤解,以為是把北河、榆中的居民遷徙到別處,其實剛好相反——可以參照《史記·六國年表》的說法:,“徙民於北河、榆中”。

    秦始皇應當是把內地的3萬戶人口遷到了北方和匈奴接壤的地帶,這種事當然太招人恨。

    大概是為了補償這些移民,所以給他們整體提升了一級爵位。

    命運之歎:

    2009年,北京大學收藏了一批從海外回歸的西漢竹簡,其中有一部《趙正書》。

    開篇就講的是秦始皇在最後一次巡遊途中生了重病,於是唏噓感歎,說天命難道真的不可改變嗎。

    自己已經知道今年要死,不知道的隻是具體的月份和日子,所以才會巡遊天下,希望可以改變氣數和命運,但看來改變不了了。

    這一段內容,剛好可以和祖龍預言合拍,說明秦始皇搞的國民大遷徙也好,最後一次巡遊也好。

    都是為了努一下力,看能不能扭轉命運。

    這些內容既然大概率上隻是小說家言,我們倒也不妨再借助一部小說——民國文人蔡東藩的《前漢通俗演義》—來體會一下秦始皇當時的心理活動。

    話說當占卜得到“遊徙吉”之後:“始皇暗想,我可遊不可徙,民可徙不可遊,不如我遊民徙,雙方並作,當可趨吉避凶。但又恐山鬼所言,今年當死。

    一或出遊,未免遭人暗算,我且在年內徙民,年外出遊,便可無慮了。

    於是頒詔出去,命將內地百姓三萬家,分徙河北榆中。

    百姓並無事故,又要離鄉背井,扶老攜幼,辛辛苦苦的曆碌奔波,這種不幸情事,真是出諸意外,沒奈何吞聲飲恨,遵旨移徙去了。”

    “遷北河榆中三萬家”應當是當時的史實,如果我們采取無神論的立場,就隻能推測這次人口遷徙是為了充實邊地人口。

    鞏固長城防線,或者像司馬光那樣,隻保留事實,不揣測理由,還把原本怪力亂神的因果關係直接刪除。

    但也許當時真的流傳著不祥的謠言,所以在下一年剛剛開始的第3天,秦始皇就忙不迭地出遊去了。

    這是秦始皇的最後一次巡遊,也是一次未能完成的巡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