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秦始皇陵

第7章 秦為統一!(3/3)

    為了解決秦軍轉餉的困難,監祿率卒在湘水、漓水間開鑿靈渠(在今廣西興安),溝通了長江和珠江水係的交通。

    在秦軍和西甌人的戰鬥中,西甌君譯籲宋和秦軍統帥尉屠睢相繼戰死。

    秦始皇三十三年。

    秦始皇又謫發內郡曾經逃亡的人、贅婿、商人增援,征服了西甌,在南越、西甌故地及其相鄰地區建置了南海郡(今廣東廣州),象郡(今廣西崇左境)和桂林郡(今廣西桂平)。

    之後,並繼續征發人民前往戍守。

    這樣,幾十萬北方農民就留在那裏與越人雜居,共同開發珠江流域。

    社會

    男女服裝:

    秦漢時代,在中國服色是一個重要階段,也就是將陰陽五行思想滲進服色思想中。

    秦朝國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規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應是沿襲戰國時代的習慣。

    男服服飾秦始皇規定的大禮服是上衣下裳同為黑色祭服並規定衣色以黑為最上。

    又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綠袍一般庶人著白袍。

    女服服飾秦始皇喜歡宮中的嬪妃穿著漂亮的及以華麗為上。

    由於他減去禮學,對於嬪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個人喜好為主。

    不過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在秦朝牛肉不能吃,衣服不能隨便穿,而且外出還需“身份證”。

    道德教育:

    秦朝采用法家的學說治理國家。

    認為所有國內臣民不需要接受任何道德教育,也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及價值觀。

    他們一生隻需保持人出生時的本性、並詳細知曉跟他有關的國家法令,知道做哪些事會受到獎勵、做哪些事會受到懲罰就可以了。

    這是商鞅變法的基本主張之一。

    所以秦朝嚴禁書籍在國內的傳播、嚴禁從事說教之人在國境內活動。

    連歌舞、雜耍、說唱之類的藝人都被認為會是蠱惑人心的。

    以上各類人等凡被舉報發現的一律處以極刑。

    這種國家價值觀在人類曆史上極為罕見,事實也造成了秦朝的短命。

    在秦國統一中國之前,荀子就曾指出過商鞅這種治國理論的問題。

    這個問題的解決在漢武帝時期,王室通過與儒家哲學家聯盟,推出官方“儒教”,但它是被董仲舒修正過的儒家思想。

    如“三綱五常”、“天人感應”等提法都是董仲舒自己的發明,最終被列作為儒家的核心價值觀,這明顯違背了孔孟的民本思想。

    秦朝皇帝每年都會去祭天,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並且這是皇帝的特權。

    成文的宗教係統是不存在的。

    秦官似乎相信類似萬物有靈、神秘主義、巫術之類的上古鬼神之說。

    可確認為秦代的文物十分有限,最為人知的是臨潼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

    秦國吞並六國後,采取了一係列措施鞏固其統治,其中包括著名的“書同文”。

    即將戰國時期各國使用的有所不同的書寫體一律統一為後世所稱的小篆,相傳該字體為秦國丞相李斯發明。

    秦朝文字的用途是:隻記錄曆史事件、律法、生產工藝。

    “秦代家庭生活理念,顛覆現代人的認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