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門

第482章 抉擇?(1/3)

    給翡翠拋光也是一件非常見技術的活兒,拋光好不好直接關係到翡翠能不能成精品,所以即便是趙明錄,也要謹慎對待。

    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那雕好的玉,還有經過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才能真正的詮釋和表達玉地內涵,就是拋光。趙明錄先給雕好的翡翠的表麵塗上一層膏狀的拋光粉,然後對顏晨輝道:“這叫上膏。綠色的是氧化鉻,橙紅色的是氧化鈰。”

    然後他就開始推磨。用二千目的砂輪磨翡翠的表麵,之後又上膏推磨,重複了好幾次。

    再下來就是上毛刷,將鑽石粉塗在翡翠的表麵然後用硬毛刷來拋,之後是細工,開始對大工具拋不到的地方來拋磨,用竹子沾鑽石粉,大一點用竹筷子,的地方就要用到竹牙簽了,這個過程也很耗費時間和精力。最後就是精拋,將翡翠塗上鑽石粉後用硬皮來拋磨,趙明錄介紹國內大多用牛皮,緬甸大多用象皮。

    據趙明錄跟顏晨輝講,解放之前的手工雕琢是用還沒有長成的嫩葫蘆裏麵的絨毛,用水浸濕之後,蘸上解玉砂,一點一點來拋光的,耗時很長,一般來拋好一件需要半個月到一年時間,當然這個是跟物件大有關係的。

    現在的機械加工方式是用轉陀,蘸上不同細度的粉狀的或膏狀的拋光劑來進行拋光,耗時很少,但是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用葫蘆絨還是拋光陀。都要有水的參與才行,而且在拋光的時候轉速不能過高,否則會打傷翡翠的表麵。

    盡管經過拋光,玉件表麵還是會有一些坑坑窪窪的點存在,這和拋光的細致程度無關,因為翡翠的特性就是這樣的,就算最頂級的拋光,也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所以最後還要給玉件表麵塗上一層川蠟,以增加其光澤度。這樣翡翠的拋光工作就算完成了。

    翡翠這就算拋好光了。不過還要有幾道收尾的工作要做,趙明錄先用超聲波機來清洗翡翠上麵殘留的拋光粉,清洗不到的地方再用酒精來擦。最後就是上臘,對翡翠成品表麵形成一個保護膜。接下來用吹風機吹幹。

    “怎麽樣?好看不好看?”趙明錄將成品遞給了顏晨輝。讓他賞玩。

    顏晨輝接過來細看。隻見兩隻耳墜被張毛驢雕琢成水滴狀的鳳凰形狀,首尾相接,流暢自然。色彩如同溫潤的碧水一般,盈盈欲滴。

    “真是很好看啊!你這算得上極品不?”顏晨輝連聲誇讚,不過又問了一句道。

    “顏,你這一看就是外行。要是到了滇南那邊,宰的就是你這種肥羊。”趙明錄毫不客氣的道,然後他又指著翡翠對顏晨輝道,“評價翡翠有地、好水、翠得好等術語。地指翡翠中其他顏色,玉少翠多為上品;好水指翡翠質地細嫩潤滑,通透清澈,晶瑩凝重,碧亮喜人,也稱之為俏;翠得好當合濃、陽、正、和四字,濃是指濃而不淡。如雨後冬青,陽是指鮮豔明亮,正指無雜色、邪色相混,和是指翠得均勻無深淺之分。你手上現在拿的這個,是老坑玻璃種,本身已經是極品了,要能不能更上層樓,主要就是看雕工了,我這手藝隻能算是過得去眼,形態上麵有了,意境上麵還差很多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