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航海

第二十一章 目標,夷洲(1/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簡陋的正殿裏氣氛有些壓抑,丞相虞翻、禦史大夫陸績等人坐在一起,正在商討國策,越王孫紹坐在當中的王位上,饒有興趣的看著剛剛吵得麵紅耳赤的大臣們。就在剛才,他們發生了激勵的爭論,丞相虞翻讚成征伐,而禦史大夫陸績卻反對征伐。陸績的理由是越國現在地廣人稀,再要更多的地有什麽用?還是荒著沒人耕種,與其如此,不如好好抓生產,把那些地利用起來才是正理。而虞翻認為,正因為缺少人口,所以才要征伐,征伐不是目的,隻是手段,要靠征伐來保障貿易,貿易帶來的好處大家都看到了,遼東一戰,收獲了牛羊無數,僅戰馬就七八千匹,這還不包括白送的,一匹戰馬就算一萬錢,這可就是七八千萬,整個會稽郡一年才收了多少糧?再加上大量的牛羊、特產,刨去各種消耗,這次遼東之戰所得相當於整個越郡三年的租賦收入。

    三公中的兩公有了不同意見,其他的大臣就更不統一了,他們各抒已見,有的支持虞翻,有的支持陸績,有的提出了另外的觀點,虞陸二人都是驢脾氣,一吵起來就忘了大王在一旁,結果等他們回過神來的時候,虞翻已經揪壞了陸績的袖子,陸績也踩髒了虞翻的絲履,疼得虞翻呲牙咧嘴的。

    “請大王定奪。”虞陸二人不約而同的把孫紹推了出來,說是請他定奪,其實他們都盼著孫紹能支持他們的意見。

    孫紹隻是笑,不吭聲,他一直在冷眼旁觀,大致也看出點問題來了。虞翻代表著越郡的土著,他們在越國得到了很大的好處,開了很多作坊,產量大幅度增長,需要更多的市場,比如周家和盛家,他們都是造船的,就希望擴大水師和商隊的規模,這樣他們才能得到更多的訂單。陸績代表的是吳郡的外來戶,他們在這裏沒有根基,一方麵也希望征伐,好立功受賞,但是他們舉家搬遷到此,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出去征伐也隻能跟著看戲,撈不到實質姓的好處,所以他們最迫切的是希望獲得土地,原來的會稽郡有不少地方沒什麽人,他們要分地,所以強烈建議重農,重農不是目的,是手段。

    當然了,這隻是大概的情況,分黨派絕對不至於這麽涇渭分明,比如土著之中也有支持陸績的,而吳郡等外來戶中也有支持征伐的,比如那些武將,不征伐他們怎麽立功?

    有位偉人說得好,黨中無派,千奇百怪,越國的官員還沒有配齊,黨派鬥爭已經開始了。

    “丞相和禦史大夫意見都不統一,諸卿又是眾說紛紜,孤又如何能定奪?”孫紹溫和的笑道,對剛才的全武行視而不見:“這樣吧,你們回去再細細思考一下,把各自的意見寫成奏章,我們到時候再議。”

    “那整軍還整嗎?”崔謙先急了。

    “整軍照舊。”孫紹示意他不要著急:“軍隊就是軍隊,隨時準備投入戰鬥,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我需要你們做到不管是什麽季節,接到命令一天之內就能起航,能做到嗎?”

    崔謙大喜,撫胸施禮:“我能!”

    突然之間,孫紹愣住了,這句話怎麽這麽耳熟?他想了半天,才想來曾經很熟悉的另一句話:“要投就投中國人壽。”想到那個已經不知不覺的遺失在記憶中的世界,他不禁宛爾而笑。崔謙先是見他麵無表情的發呆,以為自己說的不合大王的意,正在想著怎麽拐彎,又見孫紹笑了,這才鬆了一口氣。

    “丞相,你們要向將軍們學習。”孫紹站起身來,一邊整理著自己的衣服,準備回後殿,一邊說道:“將軍們要把我們的軍隊調整到最佳的狀態,隨時準備出征,來則能戰,戰則能勝,而你們是要盡各種辦法,讓我越國盡快的強起來,讓我越國的人民盡快的富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