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馳騁

第一百二十一章 男人要走過多少路(1/3)

    “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 才能被稱為男人 一隻白鴿要飛過多少海洋 才能在沙灘上安睡 炮彈還得飛行多少次 才會被永遠禁止 答案啊,朋友,就飄在風裏 答案就飄在茫茫的風裏 一座山能存在多久 在它被衝刷入海之前 人們能夠存活多少年 在他們獲得自由以前 一個人可以轉過頭去幾次 假裝什麽都沒看見 答案啊,朋友,就飄在風裏 答案就飄在茫茫的風裏 一個人得仰望幾次 才能看見藍天 一個人得有多少耳朵 才能聽見人們的哭泣 還得多少人死亡 他才能明白已有太多人死去 答案啊,朋友,就飄在風裏 答案就飄在茫茫的風裏……”

    陳步雲的腦海之中不由的慢慢浮現起Bob Dylan的Blowing in the wind這首歌來,這是美國民歌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雖然「Blowing in the Wind」的時代背景是越戰時期的美國社會,但是這首歌的意境卻可以說是「放諸四海而皆準」,同時始終深受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當東歐與中東各地戰火頻傳、當國人為政斧與某些民間企業的不當措施采取激烈抗爭手段的時候,總是令人不禁又想起這首歌曲,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所有參戰國都元氣大傷,美國也不例外,戰後的新生代由於不願重蹈父兄的覆轍,建立起了新的價值觀,對於上一代所喜愛的一切,幾乎全盤予以否定,甚至開創了全新的搖滾文化,1957年,越戰爆發,美國介入了這場戰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還派遣子弟兵遠渡重洋,前往越南戰場,造成了慘重的傷亡,因此美國社會掀起了一股反戰的熱潮,在這同時,民歌也開始在全美各地校園流行起來,許多知識青年不僅利用他們所創作的民歌發表抗議的聲音,更積極的加入示威的群眾運動,

    Bob Dylan在傳奇姓的民歌宗師 Woody Guthrie啟迪下進入民歌界,很快的以獨特的風格在格林威治村以及各大校園受到注意,1962年四月,他以深具內涵的創作技巧譜出「Blowing in the Wind」的時候,才是個二十剛出頭的小夥子,這是他最早的「抗議歌曲」,對人們傳統觀念中「男子漢」的定義提出了質疑,希望世人能以和平而理姓的態度來解決爭端,不要再對世間的不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不要再讓無辜的人們繼續喪生在戰火之中,

    不過,這首歌對於陳步雲的意義去絕對不會僅僅如此,這首歌是陳步雲與夏嬋娟愛情的見證,也是他們緣分的開始,他們兩人的結合其實也正是跟這首歌曲有著頗為深厚的淵源的,

    因此,在夏嬋娟終於離去的時候,陳步雲的心中也變得如此的淒涼,如同這歌曲中的韻味一般,美好的東西總是令人懷念,而一個男孩成為一個男人是要走過許多的路,也是要經曆過許多的事情的,

    丁嘉怡看著陳步雲那落寞的背影,一顆芳心頓時也被揪了起來,雖然,昨夜聽聞著隔壁廝殺聲一片,令她又羞又惱,對夏嬋娟充滿了恨意,可是,她現在知道,這定然是夏嬋娟臨別時候最後的願望,說不定, 夏嬋娟是想要能夠能夠與陳步雲締結愛情的結晶,才那麽的主動約戰,這是一個敏感的女人所有的敏感之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