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主神遊戲

第四百零三章消耗戰下(3/4)

    恒星係941號,距離地球一千三百五十光年,發送信息方式為中微子,信息內容不明,發送次數十次。

    恒星係D641號,距離地球五千一百光年,發送信息方式為引力波,信息內容不明,發送次數三次。

    …………………………”

    下麵還有大量通過文觀測手段得到的資料,以及結合這些資料,對這五個恒星係文明的一些分析結論。包括恒星壽命,具體位置,星係形態,行星構成等。

    這些恒星係距離地球非常遙遠,人類目前可以製造的的飛船是飛不過去的,速度最快的也不過一百多公裏每秒,就算方向不錯,沒有碰到意外,最近的一個也要幾十萬年才能到,在中途構成飛船的主要材料就爛光了。

    主神空間的無限循環空間傳送卻可以實現這點,可以通過快速地將現實空間坐標標誌物,不停地向極限掃描範圍內的地點,進行空間投送,從而實現對該標誌物的高速移動,就像攀岩一般,每次找到新的著力點,進而拖曳整個主神空間。這種做法,考慮到係統對空間新坐標的計算時間,最高可以在一秒內執行近千次,從而達到千倍以上的光速。

    這樣最遠的一顆恒星,也不過是花費數年時間,和大航海時代環球航行消耗的時間差不多,這就解決了航行時間的問題。

    本源世界之大,足夠主神空間進行迂回機動,有足夠多的緩衝時間,李林相信撤退之後,換來的發展時間,就可以積累更多的人力提供精神力。

    想要勝過對方,目前看來直接對抗勝率不高,己方發展時間不過二十幾年,對方則有著無數年的積累。

    必須用空間換時間,這在人類戰爭曆史上屢見不鮮,領土大的國家總是靠這一手拖延下去,從而贏得寶貴的緩衝,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二戰中的蘇聯,如果蘇聯是個國,早就被閃擊戰滅國了,法國的軍事實力在當時也是前列,卻沒有支撐多久,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缺少空間緩衝,沒有時間再去應對了。這是兩個最鮮明的對比。

    本源世界的廣闊,注定讓敵人無法快速征服,就算他們擁有文數字般的兵力,在整個宇宙中,也不過是滄海之一粟,他們未來要消耗的力量之大,自己有著大把機會可以翻盤。

    敵人明顯對科技世界不夠熟悉,因此對這個本源世界的利用上,自己必然會占據上風,對於他們來,收集信仰就需要智慧生物,而能夠生存智慧生物的星球要求非常苛刻,像地球這般,數千光年內也隻有寥寥幾個,敵人轉化規則也不過是地球表麵一片空間,想對整個本源宇宙進行規則轉化,就現在的表現來看,遠遠不可能。一個地球都需要十,太陽是地球的幾百萬個大,哪又要花費多少時間。

    而且敵人在明處,有太多的辦法可以牽製他們發展。

    真正與敵人決戰的時刻,必須等到自己永恒堡壘擴張到足夠大,能夠承載近乎無限的人力供給信仰,自己也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就可以考慮再來與敵人決戰。

    現在人口基數太少,提供的精神力不足以維持更大體積的永恒堡壘,否則就會入不敷出,不能維持空間的正常運轉。

    畢竟這個世界是自己一手開辟的,許多地方都不如自然演化的,必須消耗精神力來調整。

    等到精神力足夠,自己進階到頂峰,就應該有把握將這些異界入侵者趕出這個世界。

    李林不能必勝,但有充分的時間,憑借現在人類社會的運轉效率之高,目前技術發展之快,有個數百千年的發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