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主神遊戲

第三百八十二章大戰之前下(1/2)

    法國人口總數在大量進口的廉價糧食,以及衛生條件的改善,已經達到了三千多萬,能動員出來的部隊最高能夠有五十萬,但他知道,這隻是對方前期的兵力,而五十萬的兵力上限就是他的國力最大支撐限,再多就會讓整個國家幾十年緩不過氣來。

    唯一讓他感到慶幸的是,不是自己一個國家麵對這個龐然大物,而是整個西方世界,這讓他僅僅是不高興,而不是恐懼,因為這場戰爭,顯然軍火工業還不發達的法國得不到多少好處,而隻能靠著出人力繼續從美洲人那裏獲得技術和資金的援助。

    英國國王,普魯士皇帝等各國君主對這場戰鬥的結果也是較為樂觀,雖然對方軍隊數量龐大,但東方人的體格素質本來就比西方人差一些,而且武器上也有優勢,他們相信就算有一倍的兵力差,也可以在充裕的軍火供應下,靠著防守打退海宋帝國的進攻,恢複到以往的和平,繼續大規模發展工業。

    而但他們的工業潛力全部發揮出來之後,歐美地區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就不是發展極不平衡的海宋帝國所能應付的。

    ………………

    距離李林下令海宋帝國高層發起“掃清寰宇”世界大戰已經過去兩年時間,這兩年時間裏,戰爭雙方都在拚命準備著。讓歐美聯盟領導人慶幸的是,海宋人沒有接著率先動員而發起突襲,留給了他們反應的時間,但不幸的是,從雙方動員的規模來看,這將是空前慘烈的一場世界大戰。而有了六十多年的從頭改造建設,海宋帝國憑借人口數量,以及國家體製,在兵力上,要遠遠勝出。

    兩年的時間,海宋帝國動員出了100萬的恐怖兵力,不過相對於二戰蘇聯兩億人口動員出一千多萬軍隊來,比例上並不算可怕。最少這個規模的兵力動員,海宋帝國還遊刃有餘,糧食價格隻是稍微上漲,沒有因為大量勞動力被占用,而影響了糧食生產。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海宋帝國統治區域廣大,建立合適的大範圍產糧區很容易,神州的東北地區,以及南洋各大島嶼,東南半島,印恒河流域等由於環境良好,成為帝國主要商品糧產區。

    憑借現代農業技術,化肥,農業機械,農場工人的生產率很高,這是提供大範圍商品糧的基礎,而傳統封建社會,一個人的糧食生產力有限,隻夠維持幾個人的生存,因此無法提供大量的商品糧出售。

    然後借助龐大的海上貿易艦隊以及陸地上的鐵路網,這種商品糧的運輸消耗很少,遠遠不是封建社會漕運的規模可以比較的,每年都有數億噸以稻米為主的糧食從這些商品糧產區,運往各個人口稠密,糧食不夠充裕的地區,比如印,扶桑,神州本土的北方地區,大大平抑了糧食價格,靠著政府提供的基本生存保障,饑民不再出現,從根本上解決了饑荒的問題,給海宋帝國的統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是雖然民族眾多,但仍然成規模反抗逐漸平息不見的根本原因,東方人的忍耐性還是要遠強於西方人,在吃飽穿暖的前提下,真正願意作亂的人不多,幾乎各個國家的民眾都是如此,不管朝鮮,還是扶桑,印,緬甸,越南等國,底層平民沒有那麽多的政治訴求,這是傳統文化的力量,而他們的上層早就在海宋帝國的征服中被清掃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