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江山

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低頭(1/4)

    安陽城,地勢最高的地方是亭山。

    亭山其實算不上是一座山,隻是一座占地很大的高坡,在安陽城裏位置獨特。

    在這,可俯瞰整個安陽城,還可看到城外的景色。

    亭山上有一座已經廢棄了的寺廟,原本的名字就叫做亭山廟。

    不知道多少年沒有人來過,這裏的殿宇樓閣還在,卻早已破敗。

    有人說,家裏的房子再老舊,隻要有人住著就沒問題。

    可哪怕是新房,隻要沒有人住的時間久了,房子的壽命也會迅速的縮短。

    這裏也曾經輝煌,現在隻剩荒涼。

    因為安陽富庶,大楚又包容萬象,所以在很久之前,來自西域的傳道之人,在安陽城建造了亭山廟。

    因為有因果關係的說法,所以很多做生意的人,很多達官貴人,都心裏有點發毛。

    如果花點錢就能化解罪業,當然不算什麽過分的事。

    所以這裏曾經香火旺盛,後來大楚內亂,亭山廟的人便離開安陽,也不知去往何處。

    如今,這安陽城裏的製高點,這破敗的廟宇,是楚軍最後的陣地了。

    北城丟了之後,寧軍開始沿街巷戰。

    這是善戰楚軍從來都沒有遇到過的對手,因為這樣的對手完全打擊了楚軍的自信。

    楚軍都自負,可這次不得不說的是,他們的對手更為善戰。

    在大街上向前推進的時候,寧軍之間配合之默契,已經到了令人膽寒的地步。

    如果楚軍被逼迫在一條死巷子裏,寧軍也絕對不會貿然的從巷子口往裏強攻。

    如果兵力足夠,能用羽箭覆蓋,絕不犧牲人命。

    如果可以調來弩車,哪怕稍稍耽誤一些,也會把弩車調過來對準巷子裏放箭。

    如果兵力不足,也調用不來弩車,那麽寧軍的戰術才會展現出可怕的地方。

    一排盾兵,手持步兵盾,盾兵後邊是手持連弩的寧軍戰兵,再後邊一排又是盾兵,再後邊還是弩手,各有三排疊加。

    巷子口狹窄,一般能有三四人並肩而過的寬度。

    正常的步兵盾不似巨盾那樣有一人多高,在寧軍配備中,步兵盾牌一共分成三種。

    一種是步兵衝鋒盾,大概有三尺左右長度,不到兩尺的寬度,分量也不是很重。

    一種是步兵戰陣防禦盾,大概與人等高,厚重,尋常羽箭根本沒法擊破。

    還有一種是更為巨大的牆盾,一麵盾牌,就需要七八人才能移動。

    這種牆盾,可以在平原上迅速組建成堡壘一樣的防禦陣地,應對敵軍衝鋒。

    但是牆盾造價高昂,而且極不方便運輸,所以在寧軍中的配置也很少。

    除非是大規模出動的戰鬥,有強大的運輸能力,牆盾才會在輜重營的名單中出現。

    進入巷子的寧軍士兵,手裏沒有防禦用的巨盾,用的是正常的衝鋒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