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江山

第一百四十四章 囑托(1/3)

    r />�這冀州城早就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冀州城,百姓們已經漸漸遺忘,然而並不會因為百姓們的遺忘真的就能好像是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冀州府府治連功名死了之後,整個冀州城的府治衙門上下換了一茬人,而這新上來的人是誰的人?

    隻能是節度使曾淩的人。

    節度使是封疆大吏,手握重權,他雖然沒有權利直接任免冀州府治這樣級別的官員,可是他可以安排人暫代府治職權。

    這個暫代是多久?

    按照正常來說,從冀州府加急往都城大興城送奏折請示大楚皇帝陛下,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奏折就能到了,來回的話有三個月,應該足夠。

    可是現在這世道,根本就沒有正常的事,冀州節度使曾淩根本就沒有把連功名的事上奏朝廷,所以現在的冀州府府治這個暫代到底多久,是看曾淩的心情。

    所以現在整個冀州城裏的局麵就是節度使大人隻手遮天,而熟悉節度使的人也都知道,節度使是羽親王的人。

    在府治連功名死了之後,冀州城裏那些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們,那些可以接觸到某個層麵的大家族,都開始嗅到了不尋常的氣息。

    尤其是冀州各大家族的人,他們一開始還以為是武親王在因為連功名的飛揚跋扈而動了怒,所以安排了這一出戲。

    等到人們反應過來才明白,這最大的贏家不就是羽親王嗎?

    羽親王之前為什麽不動連功名,偏偏武親王到了之後連功名就死了?

    簡單,因為羽親王手裏沒有兵權,他又是個閑散王爺,還因為連功名是大太監劉崇信的人。

    這看起來不可一世的武親王,隻是羽親王利用的一把刀。

    武親王在朝廷裏的位置自然不是羽親王可比的,他手握兵權,主掌整個北境所有軍務事,他還有打皇鞭。

    這事別說羽親王和曾淩不打算急著上報,就算是上報了他們也不怕。

    而武親王覺得,上報給劉崇信那樣的宦官,對他是一種侮辱。

    大太監劉崇信巴不得武親王在北境一直不回去,所以就算是他知道了自己孝子賢孫之一的連功名已經死在武親王手裏,他也會裝作不知道。

    不過是各懷鬼胎。

    最近這段日子,從羽親王府裏走動的各大家族的人越來越多,因為他們現在看清楚了。

    尤其是趁著羽親王不在家的時候來走動,比羽親王在家的時候走動更方便。

    羽親王除掉了連功名之後,整個冀州之內的權力都在曾淩手裏,也就是在他手裏。

    也許用不了多久,等道羽親王積攢夠了足夠的實力,就會打出來一杆大旗。

    這個大旗可以有很多名堂,可以是清君側,也可以是直接奪帝位。

    所以各大家族當然要趕緊表態,他們可不想落於人後,雖然他們不確定羽親王到底能不能成功,但是他們又不缺錢,押寶這種事,對於他們來說賭對了,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家族繼續昌盛興隆。

    如果沒賭對呢?

    普通人才沒有那麽多選擇,他們的選擇多著呢,也永遠不會把寶隻押在一個人身上。

    就拿冀州城裏各大家族的人來說,他們非但要在羽親王身上押寶,甚至還在叛軍勢力身上押寶。

    百姓們可能永遠都不會想到,就算是如燕山營虞朝宗這樣的人,背後也有各大家族的身影,而且,虞朝宗有可能都不知道。

    任何一個已經露出頭角的人,都是他們押寶的對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