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186 調整(1/4)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

    斯摩棱斯克,莫斯科中央軍區指揮部。…,

    從接替亞基爾擔任莫斯科中央軍區司令員一職開始,特裏安達菲洛夫就力圖做出改變。而他做出的第一項改變,就是將司令部從莫斯科遷往斯摩棱斯克。官麵上的理由是靠前指揮方便。但隻有特裏安達菲洛夫自己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麽。

    真正的原因就是離圖哈切夫斯基遠一點,這位總參謀長實在太喜歡事無巨細的幹涉下級的正常工作了,如果他的指揮部留在莫斯科,一到晚除了陪著總參謀部打嘴仗,其他的什麽都不用幹了。

    幹脆的,將司令部搬離莫斯科,讓圖哈切夫斯基沒辦法就近指手畫腳,給特裏安達菲洛夫逼急了,他就敢直接切斷同莫斯科的通訊聯絡,到時候你圖哈切夫斯基還能飛到斯摩棱斯克來?

    在司令部遷往斯摩棱斯克的這一,特裏安達菲洛夫也給麾下的各方麵軍司令下達了命令,要求各方麵軍司令和政委前往他的司令部開緊急會議。

    這個緊急會議的議題就是討論下一階段的作戰方略,當然,順帶著也了解一下各方麵軍的實際情況。

    截止到9月0日,莫斯科中央軍區下轄三個方麵軍,波羅的海方麵軍、白俄羅斯方麵軍以及烏克蘭方麵軍。其中在前一階段的作戰中,白俄羅斯方麵軍和烏克蘭方麵軍損失慘重,普遍減員達到三分之一。尤其是烏克蘭方麵軍,如果不是有高加索方麵軍和中央方麵軍接應。連腳都站不住了。

    所以特裏安達菲洛夫必須要立刻重整軍隊。通過合並和重組的方式將原本建製被打亂或者幹脆指揮機構被消滅的部隊重新整合起來。

    “波羅的海方麵軍。將原本被打亂的四個集團軍重新整合為三個,即第8、第9和第10集團軍,其中第8集團軍主要任務是協同東普魯士友軍守備東普魯士,抵禦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攻擊,必須確保東普魯士的安全。而剩餘的第9和第10集團軍立刻前往立陶宛,配合白俄羅斯方麵軍封閉德軍第三坦克集群和中央集團軍群其他部隊突入波羅的海三國的路線。馬爾基安.米哈伊洛維奇同誌(**夫),你有其他意見嗎?”

    **夫大家夥應該熟悉,這位兄台在之前遠東紅旗方麵軍服役。是副司令員之一,經曆過斯大林倒台的風波,當圖哈切夫斯基擔任遠東紅旗方麵軍司令員之後,就給他調走了。1940年,**夫擔任波羅的海軍區司令員,在軍區調整後擔任波羅的海方麵軍司令員。

    **夫對這樣的調整其實是有意見的,因為在之前的戰鬥中,他的波羅的海方麵軍根本就沒能發揮出多少主動性,實際上充當的是白俄羅斯方麵軍和烏克蘭方麵軍預備隊的角色,除了將大批的有生力量支援給那兩個方麵軍之外。波羅的海方麵軍就隻能一味死守。

    沒人願意當備胎,**夫對上頭輕視波羅的海方麵軍的作用十分的不滿意。尤其是特裏安達菲洛夫的調整其實還是拿波羅的海方麵軍的有生力量力量去填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坑。但是,現在他還真不敢直接反對特裏安達菲洛夫的整頓方案。很簡單,特裏安達菲洛夫來頭太大了,代表了軍委的意圖。他隻是一個區區方麵軍司令員,實在是無從抵抗。

    此外,從前線的形勢來,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確實更加重要。戰線相對比較穩定,而且還有猶太人源源不斷支援的波羅的海方麵軍確實必須照顧大局。

    當然,該爭取的**夫一樣還是會爭取:“弗拉基米爾同誌,波羅的海方麵軍僅剩下三個集團軍,力量是不是太單薄了一點?我們連預備隊都沒有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