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179 東方的希望(1/4)

    馬特維.庫利科夫已經在太行山呆了將近一個月,在這一個月內,他深刻的了解中 國革命和抗日鬥爭的艱難性。¢£¢£,

    許多年後他回憶道:“敵後抗日根據地什麽都缺,子彈和藥品就不用了,刮民黨方麵除了在199年之前少量的給予了部分彈藥,之後就再也沒有任何支援了。不光是沒有支援,還會協助日寇一起封鎖抗日根據地……缺少食品、缺少藥品、甚至連食鹽的獲取都很麻煩,大部分軍官和士兵都穿著打滿了補丁的破軍服,絕大部分隻能穿草鞋,甚至幹脆就是光腳……這裏的情況比我國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還要艱苦,大部分戰士是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去戰鬥。中 國方麵的同誌告訴我,對他們來最大的苦難不是生活上的,而是缺少子彈,大部分戰士在戰鬥爆發時,隻有三到五粒子彈可用,不得不將鬼子放倒極近的距離上才射擊,基本上開一兩槍之後,就是殘酷的白刃戰。”

    庫利科夫簡直不敢相信,進入到0世紀四十年代,竟然還有軍隊將拚刺作為一項特別重要的戰鬥技能使用。對此,他是既批評又讚揚:“這種戰鬥方式決不能稱之為好,隻能是無奈之中的選擇,但是對於中 國同誌們的戰鬥精神,尤其是不怕苦不怕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必須予以鼓掌。”

    在敵後根據地裏,庫利科夫的主要任務是評估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戰鬥力,莫斯科方麵相當想了解。這支部隊究竟有沒有戰鬥力。該不會和刮民黨軍一樣廢柴。莫斯科實在不想再次將寶貴的援助打水漂了。

    對此。庫利科夫實話實:“和刮民黨的軍隊相比,土共的軍隊雖然裝備很差,但是鬥誌昂揚,他們迫不及待的想要投入戰鬥,想要打擊敵人。從他們身上我能看到蓬勃的朝氣!”

    從太行山區返回延安之後,庫利科夫對中 國的印象大為改觀:“在重慶,能聞到的是刮民黨臭不可聞的官僚氣息,當前線戰士吃不飽穿不暖一點點極為可憐的工資都要大打折扣和被貪墨時。那裏的官僚卻好像生活在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裏——燈紅酒綠、大發國難財。在這個戰時首都,看不到太多和決心、意誌有關的東西,和淪陷中的巴黎紅燈區一樣頹廢……剝開上層的浮華之後,在重慶你還能看到下層民眾的掙紮——餓殍遍野街麵上到處都是乞丐,在這些人眼中,你什麽也看不到,沒有希望更沒有精神,就像一根木頭或者一塊石頭……我不喜歡那裏的環境,哪怕那裏的生活條件對我這樣的外國人來要好太多,但是那些麻木不仁讓我憤怒。相反。在物質極其缺乏的延安和敵後抗日根據地,我能看到希望。能感到精神上的愉悅……”

    庫利科夫在報告中大大的讚揚了土共一番,這給了政 治局極大的信心,因為在此之前,除了李曉峰,包括托洛茨基在內的其他領導人都不太看好土共的作用。而現在,他們可以放心了。

    庫利科夫的報告極大的緩解了延安和敵後根據地的艱難,從外蒙古空運的彈藥和藥品解決了燃眉之急。之後在蘇聯的授意下,外蒙古方麵組織了馬隊穿越綏遠省向延安輸入了大量的糧食和重武器。

    這批重武器,包括第二批48門皮托炮和4門七五姐。七五姐大家都熟悉,是一戰中廣泛裝備協約**隊的1897式75毫米速射野戰炮(其實也是皮托廠生產的)。不過蘇聯支援給土共的這批七五姐並不是原裝貨,其來源相當的複雜。

    在一戰結束之後,波蘭被一分為二,東波蘭全麵向蘇聯靠攏,其軍隊的製式裝備也基本上是蘇式的。而西波蘭則全麵向英法靠攏,大量的引進了法國裝備。其中七五姐的裝備數量就相當的多,到了190年代,歲的老姐依然在西波蘭軍隊中服役,不過為了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需要,西波蘭對七五姐進行了一定的改造,更換了適合摩托化行軍的新炮架,這就是波蘭陸軍的z.1897式75毫米野戰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