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436 挑撥離間(1/4)

    察裏津郊外。

    鄧尼金死死地盯著桌麵上的地圖,一張臉陰沉的能擠出水來。原因是最近一段時間他收到了太多的壞消息,高爾察克在喀山被打得潰不成軍,被圖哈切夫斯基攆著屁股追到了烏法。

    鄧尼金原本以為高爾察克能在自己的老家和大本營擋住赤匪的攻勢,誰想到布柳赫爾忽然從背後又插了他一刀,一戰下來,高爾察克之前還聲勢驚人的軍隊幾乎全部四散逃亡。

    如果不是布柳赫爾的兵力太少,不能完全封閉包圍圈,這位俄國最高執政閣下帶著他的閣僚和部長們已經成為了紅軍的階下囚。不過就算高爾察克逃過一劫,但後麵的日子也絕不好過,士兵們對他失望透頂,之前被他打壓得很慘的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也乘機反戈一擊。幸虧高爾察克還擁有協約國集團的支持,否則鄧尼金很懷疑他會不會被憤怒的士兵、貴族和流亡的資本家和神職人員大切八塊。

    當然,高爾察克的死活鄧尼金不關心,這位自命不凡的無畏上將表現得越拙劣,對鄧尼金來就越好。那樣世人都能看到誰才是俄國的真命子,誰才能帶領俄國走出困局。

    不過鄧尼金完全沒有想到的是,這位無畏上將的敗亡竟然是沒有底線的,當他拖家帶口帶著幾十萬人狼狽的向遠東轉移的時候,當烏法和車裏雅賓斯克接連淪陷的時候,鄧尼金知道大事不妙了!

    基本上趕絕了高爾察克的紅軍,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在了他這邊。隨著奧倫堡再次“淪陷”。他和高爾察克之間的聯係基本上被切斷了。可以想象。北麵的赤匪東方方麵軍將很快整兵南下,從側後方包圍他,很快可能將其殲滅在伏爾加河東麵。

    鄧尼金所要麵對的形勢相當的嚴峻,察裏津死活拿不下來,而且隨著西南方麵軍開始反擊,他的部隊一點點被擠出察裏津,現在後路又被切斷,如果他不趕緊想辦法擺脫困局。恐怕是在劫難逃了。

    而現在讓鄧尼金頭疼的就是怎麽擺脫困局,是乘著東方方麵軍在奧倫堡立足未穩,趕緊地從察裏津抽身一口氣衝過去,跟高爾察克匯合,然後再謀東山再起。還是幹脆不管高爾察克,直接整兵南下,向黑海和高加索方向發展,等待協約國的援助呢?

    應該,這兩條路都有優點也都有缺點,向東發展。跟高爾察克匯合,勝在安全。在遠東地區布爾什維克的力量一片真空。那真是空任鳥飛海闊任魚躍,而且日本和美國的遠征軍正在向西伯利亞地區挺進,同他們會合似乎很理想。

    不過鄧尼金卻想得很遠,向東固然安逸,但是問題也相當大。固然遠東地區布爾什維克的力量很差,但是那裏人煙罕跡,人口基數以及工農業都相當的差勁。如果沒有外國的援助,向遠東走等於是死路一條。

    當然,協約國確實同意援助,但問題是,他們更信任更欣賞高爾察克,接受他們援助的前提就是接受高爾察克這個白癡的指揮。野心勃勃的鄧尼金可不想繼續接受高爾察克這個外行擺布了。那一位的政治和軍事能力在鄧尼金看來根本是一塌糊塗,將大權交給他,就是對俄國的未來不負責任。

    而且實話實,鄧尼金對協約國集團也是抱有戒心的,這群人打的什麽主意,他能猜到一二。而他並不打算當一個外國勢力的代言人和傀儡,作為一個鐵杆的民 族主義者,他對俄國的獨立和自主相當的重視。而去遠東基本上也就意味著什麽獨立和自主都化為泡影,恐怕以後他就隻能當一條狗了。

    鄧尼金自然不願意當狗,所以他更傾向於後一種方案,向黑海沿岸和高加索地區進軍,如果一切順利,他將奪取高加索地區作為根據地,背靠土耳其和黑海繼續跟赤匪周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