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143 芬蘭行(下)(1/4)

    ;

    曼納海姆的臉色一陣陰晴不定,可見某人剛才的話讓他多麽的難堪。不過難堪歸難堪,就算曼納海姆再生氣也不得不承認某仙人得很對——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白吃的午餐,接受協約國的庇護,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就像某人的,芬蘭從此以後就會失去政治上的自由,必然要卷進協約國集團這個大泥潭,充當一條隨時可以被犧牲掉的走狗。

    而對於曼納海姆來,這樣的代價他完全不能接受,他所想要的是芬蘭完全的獨立和自主,不受其他國家的支配和奴役,像人一樣活在這個世界上,而不是像一條狗。

    因為如果當了狗,結果必然不是那麽美妙的,當牽著狗鏈的主人,覺得你這條狗作用不是那麽大,或者狗的利益跟他利益有衝突的時候,那就到了殺狗吃肉的時候。

    這樣的例子在曆史上比比皆是,最有名也是教訓最深的就是二戰爆發前的捷克,牽著狗鏈子的英法兩國為了達成自己的綏靖政策,對這條狗的命運可是一點兒都不上心,任由德國對其上下其手也完全不在乎。同樣的例子還有平獨鎮露大**,歐洲的擦腳布之國直到滅亡也沒有等到兩大盟國的支援。

    這兩國的際遇充分明了一點,國家的獨立和自主永遠是不能靠別國施舍的,要向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那必須自強不息!

    這個道理芬蘭的很多政客,很多老百姓都不懂,他們政治傾向習慣於抱大腿,有打算抱德國大腿的,也有打算抱協約國大腿的。當然,也有一部分親俄,或者是親布爾什維克的。不過曼納海姆懂得這個道理,他從來沒有把希望寄托在那些所謂的友好鄰邦身上。

    曼納海姆表示道:“我雖然是個軍人,但軍人的職責隻是保家衛國。我對加入這場毫無意義的世界大戰沒有任何興趣!”

    李曉峰自然能聽懂這話的意思,第一層無非是他沒有加入同盟國或者協約國集團的意思,而第二層意思,就要深究了,必須注意到曼納海姆話中的主語隻是“我”,也就是著僅僅隻是他個人的意思。而他個人的意誌無法代表芬蘭的國家意誌。

    換句話。曼納海姆這番話就是在,雖然我很理解你,我個人也不想當狗奴才,但是我畢竟代表不了芬蘭。如果芬蘭的國家意誌決定必須當一條狗,那我也隻能服從這個決定。

    可以,這種表示等於什麽也沒。他還是準備騎牆。起來曼納海姆也是騎牆的大行家,從一戰結束到二戰爆發,他一直都是在騎牆,反對蘇聯的侵略,他確實在堅決抵抗,可是一旦有割地求和的可能時,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充當“賣國賊”。

    當然。雖然這些舉動有迫不得已的成分,但是曼納海姆確實不像“主流”愛國者那麽堅決,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他更像一個政客,在強大的壓力下,可以毫不猶豫的妥協,但是在妥協的過程中又會想方設法的表現出自己的愛國情操。

    從二戰就能看得很清楚,雖然芬蘭最後跟德國人站在了一條戰線上,但是對於跟德國人的合作,他還是有戒心也是有防範的。到底,曼納海姆是個非常擅長於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左右逢源在夾縫中求生的人。

    這樣的人確實適合從政,也適合成為政治家,但是,對於這種人的朋友來,可不見得是什麽好事。在強大的壓力下。他會毫不猶豫的妥協和屈服於強權,甚至有可能賣隊友。跟這種人合作要打起十二分的心,知道他什麽時候就轉換陣營了。

    所以跟曼納海姆隻能同富貴,不能共患難,要想跟他長期的合作下去,必須要給他一種壓力,讓他明白調轉槍口要付出什麽樣的代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