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

360 不配合(下)(1/4)

    ()    60 不配合(下)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機事不密則害成,這是千古至理。 可惜的是俄國北極熊做事粗枝大葉慣了,對這個道理領悟得並不深刻。比如克列斯廷斯基、莫洛托夫和李曉峰那一rì的會麵,選擇的地點就十分的不恰當。

    克列斯廷斯基大概覺得自己是組 織部的領導,又是ral委員,誰敢聽他的牆根?而且大約是為了標榜正大光明,杜絕一些人的遐想,他就在自己的辦公室裏接見了李曉峰和莫洛托夫。

    可他就沒有想到,人的八卦心理是很強的,而且眼下這個風口也確實太敏感了,大家夥都在活動著準備上進,大眼瞪眼的盯著組 織部的一舉一動,誰誰誰去了組 織部,見了什麽人,談話談了多久,這些都有人關心。

    所以當莫洛托夫和李曉峰相繼走進了克列斯廷斯基的辦公室之後,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有所察覺了,比如斯 大林。在這次的大會上,斯 大林是撈了不少好處的,不光鞏固了ral委員的地位,而且還更上一層樓,當上了政 治局委員,那真是hūn風得意馬蹄疾,鋼鐵同誌心中的舒暢和得意就不用累述了。

    不過得意歸得意,舒暢歸舒暢,斯 大林並沒有被衝昏頭腦,ral委員和政 治局委員是怎麽來的,他自己心裏太清楚了,不是他能力有多強,也不是他的功勞有多大,資曆什麽的更是扯淡。他能上位的唯一理由是——導師大人需要他上位填補空白。

    填補誰的空白?自然是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這兩個蠢貨的空白,如果他們不是一意孤行的跟導師大人對著幹,ral委員和政 治局委員應該跑不掉的。

    可惜的是這兩個傻瓜偏偏就犯了這種低級錯誤,導師大人迫不得已隻能放棄了他們,但是實話實,一直以來那兩個貨肩負的就是導師大人左膀右臂的責任,導師大人不得不壯士斷腕,這是沒辦法,但總不能就這麽一直殘疾下去吧。

    所以必然需要有人填補他們的空白,這個人還必須是跟著導師大人走的,而且在黨內還必須有一定的地位。工作能力嘛也必須有點。這樣的人好找嗎?

    實話實,不好找,倉促之下,導師大人隻找到了一個——那就是斯維爾德洛夫,而另外一隻手,還殘廢著。斯 大林自然做夢都想當這隻手臂,但現實是導師大人雖然將他提拔了左膀右臂的高度,卻並沒有給予充分的信任。到底他就是個臨時替補,放在這裏不過是撐場麵的,當導師大人找到自己真正屬意的那隻手臂時,他斯 大林的好rì子也就到頭了。

    所以斯 大林的緊迫感和危機感是相當強烈的,他知道如果不抓住機會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很快他就會被打回原形。鋼鐵同誌可實在不想再回去蹲冷板凳了,那個滋味不好受,尤其是享受過現在權力帶給他的好處之後,他是強烈的不想再回到過去。

    可是展現自己的能力哪有那麽簡單,斯 大林擅長的是具體事務的執行工作,創造力、統籌力相當的一般,而做具體事務的執行工作是很難出彩的,不好聽點,就是個提線木偶,上麵怎麽他就怎麽做。他就算執行得再漂亮,功勞的大頭也得被做決策的人分走。

    而做決策的是誰?是列寧、是托洛茨基、是斯維爾德洛夫,甚至可以是捷爾任斯基,但就不是他斯 大林。這就比較悲催了,他就算做得再好,然的也要低斯維爾德洛夫一頭,當然萬一辦事不利,那想都不用想,挨板子絕對不是斯維爾德洛夫,絕對是他。

    這尼瑪還讓他怎麽活?幹好了,功勞大頭是人家的,幹不好責任和黑鍋歸他背,在這種狀態下,他永遠都不要想跟斯維爾德洛夫相提並論,更不可能成為導師大人倚仗的那支手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