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

第五十三章 巡撫沒了(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陳新的軍隊人數達到了一千二百多人,比文登營的兵額還超過幾十人,先整合完成的七百多人編為更大編製的局,每局還是兩個旗隊,但每個旗隊的隊數變為四個,以便遭遇騎兵時按局快速結為空心方陣,每殺手旗隊配虎蹲炮一門,加上把總和旗號手,每局的人數為一百人。每局仍是兩旗,陳新再次提拔兩名把總。

    盧傳宗、王長福、代正剛各升一級,成為新的把總,盧傳宗和代正剛兼副千總,朱國斌也是副千總,董漁買來了八十匹馬,繼續訓練他的騎兵,原來最初的六十多個老兵,也大多升為士官,當上了伍長隊長。陳新自己任千總,這個編製便穩定下來。後麵增加的人數便隻增加局的數量,或者局上麵再增加司的編製。

    文登縣附近山多,土匪也不少,光是西麵的昆侖山便有七八股大匪徒,情報收集便交給朱國斌,文登營的騎兵一時四出打探。

    陳新也到文登縣城拜會了剿滅通梁時認識的鄭典史,由他牽線拜見了文登縣的餘知縣,體製內的互相也好話,陳新眼下在文登也算是有點權勢,所以送上二百兩銀子的禮物後,餘知縣就讓他放心占荒地,保證那些回來的人告發無門,而且也保證隻收一千畝的稅。

    於是徐元華就跑馬圈地,先占了文登營的一萬多畝荒地,這是軍田,沒有人來爭,打算先建第一個屯堡,召集流民三百戶耕種。

    人數一多,到處鋪開攤子的陳新看著銀子嘩嘩的往外流,他手上有九萬兩銀子,但明年海貿還得本錢,至少要留個六萬兩的貨銀,剩下三萬兩便要支撐這一年的費用,其他唯一能指望的便是那個銅錢作坊,還能賺出個一萬兩來,田弘遇的路子打通後,陳新也打算把這個作坊長期化,銅料用完就在津買銅,運回威海製成錢再運回去,這樣利潤就不到一倍,而且能買到的銅料數量也不會多,可能產能會過剩。

    周洪謨看了陳新的人強馬壯之後,感覺腰杆硬了許多,給陳新建議在路上設卡收商稅,陳新考察了一下,文登營附近隻有到威海和成山的官道,巡檢司已經設了卡子收稅,知縣大人自己也設了一個,看著也沒有多少客商,放棄了這個打算。周洪謨便自己搞了一個,派了幾個家丁守著,不過很多貨都是各衛所官和當地官員縉紳的,他也不敢收,就收些商販的稅,一個月大概能得二三十兩銀子。

    陳新還是看著大頭,把軍隊放出去掙錢,十月就開始安排三個局分頭剿匪,連續打破幾個土匪山寨,搶得銀兩一萬多兩,糧食兩千多石,稍稍緩解他的壓力,殺土匪不管對誰都是好事,餘知縣把它作為自己的政績,文登縣的縉紳和百姓都對文登營開始刮目相看。

    假錢生意的利潤陸續收回,留下五千兩做銅錢的周轉資金,其餘都交由劉民有保存起來,陳新將剿匪所得拿出二千兩送給周洪謨,周洪謨的牛眼睜得溜圓,隨即就哈哈大笑起來。

    徐元華有了威海的經驗,迅速召集了兩百多戶流民,先開始開發文登營的軍田,開挖從抱龍河引水的水渠,並打製灌井,在新兵協助下搶在十月底之前播下了三千畝冬麥,在文登營的赫赫軍威之下,原來的民戶沒再敢來幹搶水的事情。周洪謨得了銀子,也不打陳新軍田的主意。

    這些流民暫時沒有住處,就在兵營的區域外麵自己搭建了窩棚,威海搞建房搞了幾次,有了許多熟練工,劉民有帶了一些人到這邊協助,所用的勞動力就是這些新來的流民和新兵,能省下大筆工錢。

    十一月初,兵營初具規模,緊接著又下了一場大雪,大地銀裝素裹,陳新在自己的公事房窗邊打量新的兵營,殘留著積雪的校場上口號震,到處是按隊訓練的戰兵,校場的西側是一排排的營房,周圍用一圈圍牆圍起。一年半的時間,從一個連衣服都沒有的黑戶口,變成了體製內的官,手下上千人,而且前途也非常光明,比原來在公司的舞台大了許多。唯一不足就是經濟壓力仍然很大,他的商業網絡、工坊規模和人才都不足,他也不想象連衣裙一樣打鬧,原本計劃的新產品隻得無限期推後,手上的銀子流動不起來,隻有靠打點土匪搶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