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

第三十七章 兵額(1/4)

    “四十四、四十五。陳大人,你們的首級數四十五,若是沒異議,在下就先造冊了。”一個三十來歲,落魄書生模樣的書吏對陳新恭敬的道。

    這位楊雲濃派來的書吏也姓楊,叫做楊謙為,不過他與楊雲濃並無親戚關係,也隻是一個軍戶,時候讀書準備考功名,可惜分一般,沒能考上。

    土匪人頭沒什麽獎勵,即便是斬殺匪首,能不能升遷也全看上級,不過陳新對這人很客氣,燒了好幾個肉菜招待他,幾杯酒過後,張大會又遞過去二兩銀子,楊謙為平rì生活清苦,一月隻有三鬥糧,這二兩銀子無疑一筆巨款,對陳新態度立即不同,陳新便乘機跟他打聽那文登營的情況。

    楊謙為臉sè微紅,得了銀子後有點亢奮,他是威海衛土著,又管著許多文書,對這些典故還算清楚,摸著胡子道:“文登營還是宣德年間所設,山東三麵臨海,那倭寇隨處可來,單個衛所便有點吃力,朝廷由此在山東設有三營,就是文登營、登州營、即墨營,每個營便負責附近地方的備倭之事,文登設了個把總。萬曆年間又改為守備,但兵額還是一樣。”

    “文登營兵額是多少,楊先生可知道?”

    “似乎一千一百多。”

    陳新吃了一驚,文登縣竟然有如此多戰兵,“如此多兵,上次為何文登營不出兵打那通梁?”

    “陳大人不知,這隻是兵額而已,那文登營實兵怕是一百都沒有,原先沒設守備前,不過一個把總,都是附近三個衛所的指揮或同知兼著,衛所的錢糧考績都與這守備無關,實際管不到其他衛,以前打倭寇的時候大家切身相關,聽還能從衛所調到兵,眼下文登地麵太平,登州錢糧都顧著標營和東江,這守備又是山西過來的外人,現在文登知縣也好,三個衛所也好,誰理那不管事的守備。人上次去文登縣時去看過,跟個普通墩堡差不多了,剩些老弱,比咱們衛所還不如,算是荒廢了。”

    廢了。”陳新一臉可惜,心中高興,自己隻要兵額而已,隻要名義上還在就行了。

    “那現在文登營的守備是哪位大人呢?”

    “是萬全都司來的一個僉事周洪謨,加都司銜管文登營事,據人所知,那文登營大營隻餘一些老弱,楊指揮名義上還是文登營的哨官,但我從未看他去那邊。”

    “楊先生,文登營大營在什麽地方?”

    “文登縣東十裏。”

    陳新回想了一下地圖,登州、文登和即墨在山東的北三個方向,看設營的地點就知道每營防備一個方向,應當是作為快速部隊,對各自防區的衛所或州縣進行支援,避免了衛所力量不足或隻顧自己防區的缺點。

    楊謙為賣弄的接著道:“原本咱們威海衛要提供文登營兵額的,叫做捕倭軍,總數是一百五十九人,另外登州營咱們原來也要出兵額,一百二十多。自從啟元年設登萊巡撫,登州有了巡撫標營,登州營的兵額也廢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