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梟雄

第二百三十四章緊鑼密鼓的準備期(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二百三十四章緊鑼密鼓的準備期

    這個時空不是平行曆史,不可能發生一兩個日軍師團就能在華北大地橫著走的事情。所以日本的作戰計劃難產,打一個四分五裂的農業大國跟打一個初步完成工業化的統一大國,完全是兩個概念。日軍就算再瘋狂,也沒瘋到無視數百萬裝備精良的軍隊。

    相比日軍的難產,中國方麵的戰略也進行了大範圍的調整,首先是對蘇戰爭,考慮到期後環境等因素,總參謀部製定了遠東及西伯利亞戰場以防禦為主,抽調三個精銳機械化軍增援遠東對日戰場。中亞方麵則繼續高舉進攻的大旗,在完成塔什幹攻堅戰之後,先立足於清掃哈薩克斯坦境內的蘇軍,與西伯利亞戰場互相呼應,進而繼續向裏海方向推進,目的在於使用b-9戰略轟炸機轟炸巴庫產油區,迫使朱可夫指揮的南方方麵軍北上,然後相機殲滅之。日本戰場方麵,根據可靠情報,鴨綠江防線采取穩守的態勢,以二十個步兵師構成的防線,讓日軍往堅固的防線上撞,必要的時候可以收縮放棄一些陣地,節節誘使日軍深入,一旦出現機會,部署在本溪的兩個機械化軍主動出擊,分割包圍深入之日軍。遠東方麵則集中三個機械化軍與西伯利亞戰場抽調的三個機械化軍會合之後,以強大的機械化兵力突然發力,一鼓作氣推進至海參崴。至於雙城子要塞,總參在製定計劃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強攻這麽堅固的要塞。遠東不是中亞,隻要把日軍趕下大海,雙城子日軍餓都能餓死。

    對日戰爭的主要戰場在海上。海軍第三、四兩個艦隊主力匯合,組成一支隨時可以威脅菲律賓的強大艦隊。第二艦隊則主要針對日本聯合艦隊主力,力爭在海上決戰並獲勝。即便不能獲勝,達到重創日本海軍的目的也可以滿足。現實是在美國的援助下,中國的補充速度要遠遠快於日本。總之隻要兩敗俱傷就是勝利。當然陳紹寬不是這麽想的,他的要求是必須獲勝,第二艦隊擁有排水量8000噸大型航母青海、西藏兩艘。排水量4000噸級的大型航母湖南、廣東號兩艘,一次至少可搭載艦載機三百八十架,而且雨燕-5型艦載機。不僅僅是戰鬥機,還能攜帶一枚500公斤的炸彈或者兩枚5公斤的炸彈,作為俯衝轟炸機用。海鷹魚雷機的性能,在孟加拉灣的海戰中已經得到了驗證。在穿透日本海軍防空火力網方麵。海軍對海鷹魚雷機很有信心。第二艦隊還擁有大型戰列艦4艘,排水量8000噸的戰列艦三艘,排水量60000噸的北京號一艘。重巡艘,輕巡8艘,高速驅逐艦艘。這麽強大的一支艦隊,對上日本聯合艦隊主力,陳紹寬也很有信心戰而勝之,並且親自趕到上海。指揮聯合艦隊作戰。第一艦隊則謹守渤海灣,以青島的潛艇基地威脅日本海上運輸線。三亞榆林港的潛艇部隊司令部。接到的命令是全部潛艇撒出去,切斷日軍海上運輸線為第一要務。同時還要求海軍航空兵駐台灣的兩個兩個戰鬥聯隊和一個俯衝轟炸機聯隊,一旦發現日本海上運輸船便出擊,配合潛艇一道把日本的海上運輸線攔腰切斷。

    由此可見,當初日本為了庫頁島(日本稱樺太島)而放棄台灣是何等愚蠢的舉動,台灣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台灣岸基飛機的存在,迫使日本海上運輸線必須繞一個圈子。

    海軍的動作很大,一方麵是偵查機撒的到處都是,一方麵是潛艇全部放出去,現階段的首要任務,就是切斷日本本土到菲律賓之間的航線。

    陳紹寬的這個布置,算是打在了日本的腰眼上。缺少資源的日本,以前還可以正常采購從海上運輸回國內,現在中國海軍這麽一搞,日本海上航線實際上已經斷了。因為就算有船,日本的運輸船也不敢上路,隻能看著南洋各個港口內堆積如山的物資卻隻能等待海軍決戰勝利之後才能重新啟運。現在運輸,就跟送死沒什麽區別,中國人近百條潛艇正在海上亂竄,就這還沒算台灣和納土納的岸基飛機。要想恢複運輸線的安全,就隻能先決戰消滅中國海軍第二艦隊主力,然後還得攻克納土納,台灣就不要想了,沒有兩年估計都打不下來,隻能繞行,惹不起躲的起。不過這個納土納也不是那麽好打的,別看遠離本土,但是中國人已經在納土納道上部署了一個步兵旅,修築了足夠堅固的要塞炮台,還有一個戰鬥機聯隊和一個轟炸機聯隊。當初以撤僑中轉站名義拿到的納土納,現在突然變成了一個海上要塞,囤積的物資足夠島上的部隊對付一年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