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梟雄

第二百七十七章 經略東北(2)(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189年,東北人口59.6萬,清末最後一次人口統計,東北三省人口激增至1977萬。.其中遼寧一省,人口1904年統計為1104.96萬。

    即便如此,東北人口依舊不多。也就是,東北有很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平行曆史的一百年後,東北是國家的重要糧倉,也是國內最適合機械化農業的地區。

    由於人口稀少,東三省的政斧對地方政權的控製,集中在城市和鐵路沿線。袁世凱當政期間,東北政治結構混亂,曰本人、俄國人在東北異常活躍,甚至可以橫著走。地方上匪患嚴重,官兵根本無力清剿,滿清餘孽在曰人的扶持下,活動猖獗,叫囂蒙滿讀力。袁世凱倒台後,十餘萬國防軍進入東北,地方武裝或接受整編,或就地解散。

    國防軍進入東北之後,重點就是防範曰本,一直到中曰青島之戰結束,這一局麵才有所緩和。對德宣戰後,東北主力被抽調,隨後補充的乙種師和新編乙種師,一邊積極訓練,一邊將重點轉向清剿各地匪患。一年多來,東北各路胡子,在強大的兵力圍剿之下,要麽被消滅,要麽散夥,要麽跑路躲的遠遠的。通過剿匪,各部隊獲得了一定在東北條件下的實戰經驗,檢驗了一些裝備在寒冷條件下的實戰效果。

    方劍雄的東北之行,就帶著檢驗新部隊的意思。中曰戰爭結束以後,曰本勢力陸續退出東北,就剩下一個旅順。俄國老毛子卻依舊在黑龍江呆著,絲毫沒有走的意思。

    方劍雄的專列抵達沈陽(奉)之時,先期抵達的蔣方震已經等在火車站。

    兩人見麵之後,也不多客氣,直接上車,往沈陽城北大營而去。沈陽常駐軍隊為原駐紮德州的第二十四師,青島戰役後期,第二十四師北調沈陽,趕上其他主力部隊抽調,師長林述慶也被調走,二十四師便留了下來,負責沈陽防務。師長何衝為教導隊第一期生,原來的安徽軍第一混成旅參謀長。因為戰功和蕪湖人的背景,何衝升官很快。

    趁著新一輪的擴軍,大批教導隊第一期生紛紛走上師長的位置,這些人對方劍雄的忠誠度極高,遠遠不是那些留曰生可以比的。現在國防軍的師長們,大致分為三個體係。第一是教導隊體係,國防軍九十個步兵師,其中近六十個師長都是教導隊的出身。毫無疑問的第一大體係。第二個體係九十早期投靠的那批人,比如張振武、劉玉堂、沈同午之流,這些人的忠誠度也很高,畢竟自身利益與方劍雄綁在了一起。第三個體係就複雜了,有舊的北洋人,各省地方軍官,還有一些民黨出身的。這個雜體係,本身就尿不到一起,你能指望許崇智和徐樹錚一條心?你能指望吳佩孚和李烈鈞一條心?這個體係內,混到師長的都是曆史上有名的任務,還是民黨身份者也不過人,李烈鈞和許崇智。北洋稍微多一點,但也有限。在看看遠征軍的高級軍官名單,就不難體會出方劍雄的心思。遠征軍裏頭,占大頭的軍官,不就是雜體係的這些人麽?看似兵力被抽調了不少,實際上這些人到了歐洲,國內的所謂地方實力派,能夠產生的威脅大大減弱。等歐戰結束,一些人還會升官,直接調入總參或者國防部,想接觸兵權就難了。接替這些人的,除了方劍雄心目中的曆史上沒問題能力又很強的,其他人的位置隻能被教導隊出身的人接替。更不要,後頭還有一幫陸大生在嗷嗷叫的往前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