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梟雄

第二百二十四章變遷(1)(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黃興的話雖然不重,但是很刺人心。薩鎮冰不禁仰麵,久久不語。

    “薩鎮冰愧對扶帥!海軍愧對賦稅,老朽老朽,老糊塗了。”言罷,薩鎮冰朝總參的方向舉手敬禮,身後海軍諸將,默默跟隨。

    東線戰局的巨大變化,英法再也坐不住了,發起了15年春季攻勢,也就是香巴尼和阿杜瓦攻勢。也不知道是不是英法的將軍們腦子壞掉了,已經在第一次馬恩河戰役後期追擊戰中吃的苦頭,居然再次的上演了。

    英法的戰術單調的讓人絕望,長時間的炮火準備,數百萬發炮彈,一轟就是三。然後就是步兵的集團衝鋒。大概是對炮火準備的信心太足的緣故,英法聯軍的進攻戰術沒有任何變化。這個錯誤無疑是致命的,百萬士兵的生命,因為這個錯誤被斷送,德國人把新式裝備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憑借著堅固的工事,給於英法聯軍大量殺傷。兩場攻勢下來,德軍的75山炮、輕重機槍和迫擊炮,讓英法聯軍吃盡了苦頭,兩場攻勢下來英法聯軍傷亡百萬,德軍的傷亡則比曆史上的結果要大大的減少,不足二十五萬。這一對比的結果,讓德軍對於打贏這場戰爭的信心大增。

    1915年的東線德軍,取得了一係列輝煌的勝利,德奧聯軍與俄軍激戰八個月,消滅俄軍比曆史上的一百七十萬還多了三十萬,達到二百一十萬。問題是。德軍的傷亡也不。

    俄國政府並沒有因為戰場的失敗而投降,而是堅持了下來。俄軍的戰術很簡單,就是層層阻擊。層層設防。利用足夠的戰略縱深,換取時間。

    1915年,對於協約國來,無疑是相當黑暗的一年。非要拿出一個利好的消息,大概就是意大利背信棄義,投入了協約國的陣營這一事件。從軍事角度看,意大利似乎古羅馬帝國的輝煌之後。就不太會打仗了。盡管這是一個豬一樣的隊友,但是德國何嚐不是一樣有一個豬隊友奧匈帝國。被意大利拖住了四十個師的兵力。客觀的,如果不是奧匈帝國太爛。連俄軍都打不過,德國在一戰的處境要好很多。

    香巴尼和阿杜瓦攻勢的失敗,讓英法兩國政府的腦子有點懵。一些報紙甚至驚呼:號稱歐洲陸軍最強的法國陸軍,不會打仗了麽?實際上在德軍的將領眼裏。英法聯軍確實不太會打仗了。明明知道德軍裝備了大量的輕重機槍迫擊炮。還敢以密集隊形發起攻擊。難道真的以為每分鍾十五發的75山炮是擺設?難道以為大量列裝的自動武器是擺設?

    這仗要繼續這麽打下去,英法兩國無法承受了,沒那麽多人去堵槍眼啊。

    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和駐日公使,分別接到了一個很重要新任務。服東亞的兩個軍事強國,中國和日本,出兵歐洲幫英法去堵德國人的槍眼。

    實話這個任務不好幹,德國人厲害。這個大家都知道。日本自青島之戰後,一直有很重的怨氣。要不是日本海軍被打沉了幾艘戰艦。大隈內閣差點就被拱了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