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梟雄

第七章不能對比(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三卷誰主沉浮第七章不能對比

    臨時政府北伐軍的主力在淮安,總指揮孫嶽率部北上,右路不過是冷遹所率的臨時政府第三師,九千餘人。//.  //

    火車緩緩進入蚌埠車站,汽笛嘶鳴之際,車廂門打開,寒風鑽進衣領,冷遹忍不住打了個寒戰。為了體現官兵一致,冷遹跟普通士兵一樣坐的悶罐車。

    雙腳落地,冷遹先正了正身上的軍裝,隨後的衛隊次第下車,冷遹背著手,冷冷的打量著眼前的一切。蚌埠是國防軍的地盤,臨時政府的北伐軍借道蚌埠本身,就是一種信號。

    站台上看不到一個國防軍的士兵,似乎對這支北伐軍沒有絲毫防禦的意思。對此,冷遹心裏並不輕鬆,國防軍的強大,已經不是臨時政府的軍隊所能望其項背。士兵不斷的從車上下來,各部軍官不斷在召喚部下列隊。對於自己帶出來的部隊,冷遹不是很滿意。

    臨時政府麾下的主力,主要是原來的第九鎮,後來改編成第一軍。下轄兩個師。沒想到一場京漢線戰役,導致第一軍所屬之林淮川投奔漢陽,接著先後走了近百名軍官。這對第一軍來,傷了骨血。主力如此,組建較晚的第三師還算湊合。其班底是廣西援鄂混成旅,走到湖南的時候,正值黃興離開武漢。冷遹接到南京方麵的通知,率部去了南京,途中百餘學生兵主動脫離隊伍,去了漢陽。到南京後補充了一批新兵,擴充為第三步兵師,全軍上下九千出頭。擴軍的結果,自然是戰鬥力下降,原本混成旅老兵就不多,這一補充之後。八成的新兵,軍官也多是沒見過血的。

    相比之下,裝備還是讓人比較滿意的。蕪湖大采購之後,第三師得到了照顧。第六旅補充了一水的漢陽造,哈氣凱斯機槍也補充了十六挺,加上格魯森1門五七山炮,組成一個機炮營。軍裝被服等也是優先供應。第三師號稱一個師,實際上比起北洋和國防軍的師。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國防軍一個師。就拿駐紮蚌埠的第六師來吧。相當於兩個混成旅外加一個師屬炮兵團,一個騎兵屯,還是各種技術兵種,加起來一萬六千多人。北洋軍的一個鎮,也是一萬兩千多人。不可同日而語!

    冷遹是老同盟會員了,也是原安徽新軍的管帶。1908年。密謀舉事,事先走漏了風聲,冷雨被押送南京審訊。

    關於方劍雄。冷遹很難清楚自己的感覺。他不像同盟會眾中的一些強硬派,一味的去排斥反感方劍雄。曾經在安徽新軍的經曆,讓他很清楚安徽新軍的戰鬥力。就這麽一支爛軍隊。經過方劍雄的手,現在是下第一號的強兵。就衝這個,冷遹很服氣。右路軍這個差事,軍事會議上沒人敢接,後來還是冷遹主動請纓。接下這個活計。

    “禦秋!”一聲中氣十足的召喚,冷遹扭頭一看,十幾步之外,裹著一件綠色軍大衣的徐紹幀正在快步走來。這是老上官了,雖然投了國防軍,但是冷遹不敢有絲毫怠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