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風雲之大夏帝國

第二十三章 出征(推薦新書《劍魔神曲》(1/3)

    (推薦本人另一本新書《劍魔神曲》,玄幻的,書號1790089,請大家多多支持,雪戀拜謝。)

    公元187年6月。

    朝堂上,中官和士族大臣為兵事權一事再度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士族大臣們認為,現在的大漢朝已經恢複穩定,為了加強朝廷的統治力,應該撤消征北將軍府,重新任命冀州和幽州兩州各郡縣的官員。三公九卿和諸卿大臣們考慮到國家的穩定,以及大漢律的神聖地位和最高權威,紛紛上書和勸諫子,希望子遵依祖製,上體意,下諒民情,盡快實施。

    中官們則認為,雖然河北的黃巾軍叛亂已經平定,但是北方的鮮卑人仍對在對大漢虎視眈眈,大漢北疆的情況沒有得到好轉。此時撤消征北將軍府並不合適。相反的,為了能盡快的消除北方鮮卑人的威脅,還應該進一步加強征北將軍府的權力,使征北將軍府具備戰勝鮮卑人的實力。

    但是士族大臣們的辛勤努力都在一夜之間化作了泡影。

    張舉張純造反了。

    本月中,前泰山太守張舉,前常山國相張純在幽州遼西郡肥如縣糾集十幾萬人舉兵造反。這次叛亂和前幾次冀州的張角張牛角,西涼的邊章不一樣,這次叛逆們公然建立了朝廷,立了皇帝,還起了國號叫大燕。

    漁陽人張舉被叛逆們立為子,大燕國皇帝。漁陽人張純被封為大燕國的丞相、彌將軍、安定王。

    張舉和張純還在幽州、冀州各郡縣發布公文,通告州郡百姓,宣稱大燕國將取代大漢國,張舉才是真龍子,要求當今子退位,命令朝廷三公九卿奉迎張舉到洛陽主掌國事。

    與此同時,活躍在太行山的黃巾紛紛響應,黑山黃巾首領黃龍率軍出擊並州上黨,眭固率軍出擊並州太原,丈八、劉石率軍出擊河內,青牛角出擊河東。一時間,黃巾之禍猶勝當年。

    子勃然大怒,在朝堂之上咆哮如雷。

    “下旨,立即下旨,叫曾炩立即趕赴幽州,剿平叛逆。”

    眾臣相顧失色,現在這種情況,讓曾炩出擊,可是危險得很啊。要是曾炩也起兵作亂,那可如何是好?

    尚書房內,燭火通明。

    子站在巨大的地圖前,正在聆聽盧植的解。太尉崔烈、司徒許相、司空丁宮、大將軍何進、宗正劉虞等大臣圍在一邊。

    “目前,中郎將趙雲和涿郡太守吳懿的援軍已經趕到廣陽郡的薊城,右北平郡太守劉政和漁陽郡太守董昭正率軍在無終城和平穀城一帶沿著鮑丘水阻擊叛軍。另外,遼東太守公孫瓚也率軍在昌黎一線阻擊叛軍的進攻。隻是公孫瓚擔心東麵的高句麗和北麵的鮮卑人,不敢調動太多的軍隊。”盧植指著地圖介紹道。

    劉虞問道:“遼東不是還可以征召當地的烏丸人,聯合攻擊遼西的叛軍老巢嗎?”

    皇甫嵩拿起一卷文書,苦笑道:“這是右北平太守劉正劉大人用八百裏快騎剛剛送到的消息。右北平、遼西、遼東、遼東屬國四郡烏丸人全部叛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