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人物語

第四十二章 艱難的決定(1/2)

    “秘笈?什麽秘笈?這都什麽年代了,你還相信有那種東西存在?”陳見雪以看外星人的表情望著金鈺瑩——她也是有職業段位的棋手,雖然實力沒有金鈺瑩那麽強,但在女子棋手中也算是能排在前十名的準一流,學棋這麽多年,對如何學棋自然有自已的想法,在她來,想要把棋學好,除了兩個字“用功”以外,便再沒有任何訣竅可言。靠得到一本秘笈,又或者吃了什麽仙丹妙藥便打通奇經八脈,成為絕世高手那種事隻可能是家們的臆想,現實世界中絕不會有這樣的奇跡存在,即使有,那也是別有居心者的炒作吹捧。

    “呃,話也不能完全這麽吧?”張海濤有些遲疑,他和陳見雪的學棋經曆完全不同,是上初中以後被同學教會後才開始迷上圍棋,故此沒有經曆過大多數職業棋手少年時期打礎基的那個階段,這樣的經曆難好環,從好的方麵講,他的學習是出於興趣,所以沒有那種枯燥乏味乃至反感反抗的時候,更能體會到圍棋給他帶來歡樂的一麵,但不利的一麵,則是基本功不夠紮實,碰到複雜難解的局麵時難以保持冷靜,往往靠感覺行棋,走到哪裏算哪裏。基本功這種東西從某種角度來也可以稱之為習慣,一旦形成,便根深蒂固,難以改變。張海濤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以業餘棋手而言,棋下到他這樣的水平已經相當不錯,但越往上,他越能感覺到基本功的不足對自已實力提高的製約,就好比蓋在沙灘上的城堡,隻有高到一定程度時,才會體現出地基的重要,然而非常可惜的是,等到了明白基礎重要的時候,往往也是沒有辦法去彌補的時候——你總不成把整個城堡推倒再重新建起一座吧?

    張海濤也是一樣,他現在已是成年人,腦子裏許多東西已經成型,無論再怎樣的努力用功,也沒辦法象孩子那樣把基礎打實,但基礎的東西本身又的確不是高深難解,所以,他才會總是幻想要是有什麽速成的方式,記憶的靈藥,又或者科幻電影中那種存儲海量、可以植入大腦的芯片,他的要求不高,隻要能夠讓他記住那些繁瑣、簡單卻又是重要的東西就夠了。

    “什麽?莫非你有什麽高論?”陳見雪扭頭問道。

    “高論,高論不敢當,不過秘笈這種東西的確有呀,《發陽論》不就是做為井上一家的獨門絕秘,隻有極少數有可能接任掌門人的優秀弟子才有機會研讀。這不是秘笈又是什麽?”張海濤答道。

    張海濤所的《發陽論》是一本死活題集,其內容高深難懂,是舉世公認的圍棋死活題方麵的最高經典著作,曆史上曾經有職業高手修訂整理五版,但即使在最新的第一版中還有解錯的地方出現,由此可知書中死活題的難度。此書為日本幕府時期的圍棋四大家之一的井上家所有,成書於一七一三年,那時統治著日本圍棋的有四大門派,分別為“本因坊家”,“井上家”,“安井家”,“林家”,為了爭奪最高的統治權和最高的權威象征“名人”九段,四大家族之間森嚴壁壘,明爭暗鬥,各自鑽研苦修,希望能夠在當時唯一的正規棋戰‘禦城棋”中取得勝利,為成為名人創造條件,故此,每一派對自已的研究成果都非常重視,嚴格保密,《發陽論》這本書就是井上家四世因碩,日本棋曆上著名的圍棋大家桑原道節為了培養“井上家”的接班人而精心創作的高級教材,書成以後,為防止其他門派盜走此書,“井上家”實行了極其嚴格的保密製度,不但原本被當作傳世瑰寶而秘藏不露,就連書中的內容,本門之中的一般弟子也無窺究。想要學習這本書中的內容,隻有極其優秀而且忠誠的弟子才可能在家族首腦的親自傳授下按部就班地進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