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變

關於寫作的初衷及集中回答(1/2)

    清朝大約是距離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最近,所以流傳而下的各種筆記、、雜談類的作品很多,也給了很多對於這方麵的內容感興趣的讀者、作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間,就如同嵩山坳一樣。於是,就有了《清山變》這部。

    寫這部作品是很早以前就動手了的——還是在寫《大時代1950》之前,不過不論是在文字上還是在寫作上,都是很粗糙的。一直到《大時代》結束之後,才重新拿了起來。

    清王朝的皇統遞嬗是有史以來最混亂不堪的,可以,除了清朝的開朝皇帝太祖武皇帝(後改稱高皇帝)的努爾哈赤之外,沒有一個皇位的繼承人不是經過種種詭譎莫名而繁雜的政治鬥爭才能夠上台的。

    從皇太極開始,到順治,有一點曆史知識的讀者大約也都知道這父子兩個的帝位得來的是多麽不容易,康熙同樣也是如此。然後到了雍正,更是無數人津津樂道,皓首窮經以求探史究微,希望能夠得出更加可以證明自己觀點的證據的——很遺憾,乾隆在湮滅文字這方麵的功夫做得實在是到家,太多的證據已不可見了。

    至於乾隆,現在史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他的皇位所得也失之確鑿。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很多讀者不會認同,這裏加上很短的一段注解。取自乾隆四年十月十六日的一段上諭,內容是關於莊親王胤祿,弘皙,弘昇,弘昌,弘皎等人結黨營私,陰謀反叛的處置決定。關於反叛的這一段內容,讀者在二月河先生的《乾隆皇帝》第一卷《風華初露》中(好像是這一卷吧?)也可以讀到,不綴。

    這段上諭中有這樣一句話,是這樣的:“……從前阿其那,塞斯黑居心大逆,幹犯國法,然尚未如弘皙等之擅敢仿照國製,設立會計,掌儀等司,”

    按照這句話的理解,弘皙竟然已經設立內務府,準備接收皇位了?以此逆推回去的話,可以想見,在乾隆即位之前,曾經有過一番很激烈的朝堂爭鬥!

    當然,這篇文字在方家看來不值一哂,這也不是筆者寫作的初衷,隻是為了和文中的內容銜接而下。

    然後是嘉慶,他這個皇帝做得實在沒有什麽味道,開始的四年時間裏時時刻刻為屁股下的寶座會不會離自己而去發愁,純粹是個擺設,好不容易等到太上皇崩了,自己也已經是筋疲力盡,再無當初的豪情。

    下麵是道光,嘉慶死在熱河,遺詔帶在身邊,京中得到消息,卻還不知道新君是誰?幾乎又是一場奪嫡風暴重新上演。幸好有當時皇後鈕鈷祿氏,搶下下發了一道懿旨,把朝臣安撫了下來。關於這一點,文中還會有相對詳細的介紹。

    再之後就是鹹豐、同治。鹹豐先不談,談一談同治,他是鹹豐唯一的兒子,繼位理所當然,而且同治年少聰穎,隻是因為和慈禧太後母子失和,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終於導致十九歲的青春之年一瞑不視。

    在同治之後,清朝父子遞嬗的帝統算是徹底斷絕。之後的光緒、宣統,簡直如同風中之燭,清朝的統治也再無半分可挽回的餘地了。

    回頭再鹹豐,不論是繼統的年紀還是為政的手段,都要遠過父祖,也正是大有作為的時候。不過大約是先體弱,再加上酒色征伐無度,才導致後來的悲劇。

    洪楊起事的時候,他派遣林則徐到廣西平叛,據印鸞章輯《清鑒》所記,‘……秀全士卒聞則徐至,散亡大半,竟有謀遁走入海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