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閥

第820章 1929年:大崩盤(上)(1/3)

    第八百二十章1929年:大崩盤(上)

    有人當了替罪羊,有人為此死了,但這並不代表著事情就這麽結束了。(

    那個發動“8.21政變”,把李坧、李堈趕下台的李承晚,隨即宣布成立“高棒臨時政府”,還是由自己擔任臨時總統。

    而他也很清楚的知道,中國人要的可遠遠不止這些。

    高棒人對李坧、李堈兄弟的下台,“高棒王國”的再一次被推翻,並沒有什麽過激的表現,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王國”造就應該倒台了。

    隨後,在高棒出現了之前曾經無數次出現過的法:

    “讓中國人來治理這個國家!”

    這個的法在高棒越傳越廣,越傳越廣。而李承晚也非常清楚的知道,在這背後是由誰在一手策劃的。

    自己隻有一個選擇:

    幫助中國人完成這一宏偉的工程......

    高棒的合並,正在悄悄的進行著......

    ......

    1927年8月2日,柯立芝總統宣布他將不再競選連任。許多政治人物要胡佛作為總統候選人。

    1928年2月,在密蘇裏州堪薩斯城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胡佛經第一輪投票就以絕對優勢獲得提名,參加總統競選。

    在1928年大選中,胡佛僅作了七次演講,鼓吹個人主義和機會均等,把社會各階層自願合作的“美國製度”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在具體政策措施上,他強調特殊繁榮。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段時間,資本主義處於“相對穩定”時期,美國憑借從大戰中牟取的暴利,經濟發展較快。這一階段又是共和黨當政,人們很容易把這一階段的“繁榮”與共和黨聯係起來。因此,作為共和黨候選人的胡佛在競選中沒有費什麽力氣就勢如破竹,以很大優勢擊敗民主黨的候選人史密斯。投票結果,胡佛以444張對87張選舉人票戰勝對手而當選。

    胡佛成為第一個出生於密西西比河西部地區的總統。胡佛是作為工業效率的代表而當選的,他認為自己具有引導國家走向特殊繁榮的條件。《華爾街日報》在慶祝胡佛就職時:“政府從來沒有像今這樣與商業打成一片。毫無疑問,胡佛是一個很有活力的商業總統,他將是美國第一個商業總統。”由於美國正處於空前的“柯立芝繁榮”,加上共和黨人占據著國會的多數,胡佛是在歌舞升平的環境中入主白宮的。

    在執政初期,胡佛得意忘形地談論美國的經濟製度如何如何“完美無缺”,吹噓“美國比以往任何國家的曆史上都更接近於最後戰勝貧困。”

    實際上,美國的經濟已經危機四伏,快要大難臨頭了......

    美利堅合眾國,華爾街。

    華爾街很,是一條長不過500米的街,它的最東邊是紐約的東河,最西邊是三一教堂和一片墓地,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一手培育華爾街成長的漢密爾頓就埋葬於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