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閥

第六百二十七章 上海華龍水泥廠(1/3)

    第六百二十七章  上海華龍水泥廠

    所謂“洋灰”,指的其實就是水泥!

    劉鴻生之前也曾經想過,但如果單純地推銷給水泥廠,一來,如今的廠家不多,二來人家也未必願買,即使買,給價也絕不會令他滿意。

    而自己辦個水泥廠呢?這也不太現實。

    要辦個水泥廠需要的資金是非常巨大的,平常人根本無力獨自經營。

    但現在卻不一樣了,有個腰纏萬貫的大總統在身後支持自己,資金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王恒嶽點著了一根煙,吸了一口:“資金我來,其它方麵你去辦,我不管,但我希望你能辦好。現在市麵上都是英國人的水泥,我希望我們自己國產的水泥能夠打敗他們,占領國內的水泥市場!”

    “是,大總統!”劉鴻生信心滿滿地道。

    有了大總統的全力支持,那一切就好辦了。

    劉鴻生帶著大總統的支持走了,蔣介石微笑著道:“大總統,支持了一個吳蘊初對付日本商人,現在又支持了一個劉鴻生,來對付英國商人了。”

    “我希望劉鴻生不光是煤炭大王,而且還能成為水泥大王。”王恒嶽若有所思地道。

    工業強國,一直是他的一個夢想,現在這個夢想正在大步朝前走著......

    ......

    帶著大總統的期望,回到上海的劉鴻生很快開始行動起來。

    他在第一時間得知,上海的一家叫做生錳礦務公司的經理李翼敬很懂得水泥生產,而且久有辦工廠之誌。隻是還是受困於資金問題。

    劉鴻生很快找到了這個人,並當場和李翼敬一拍而合,立即著手準備。

    在資金方麵由於有了大總統的支持,自然不用擔心除,劉鴻生又展開了緊張的調查市場與熟悉業務的活動。很快便一切就緒,了然於胸。可他卻認為尚缺一主要條件:水泥是國內新興的大企業,必得有個資望深、地位高的人物主持,坐鎮,方能打開局麵與穩定大局。他年輕資淺勢難應付,可這個人到哪兒去找呢?

    他很快地就想到了朱葆三。

    朱葆三,浙江黃岩人,大劉鴻生四十歲,現已七十有二,曾是上海金融界、實業界著名領袖人物,辛亥革命後,擔任過滬軍都督府的財政總長,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九年間的上海總商會的協理、總理。是個論資望,論地位都很理想的人選。

    劉鴻生發達以後,曾見過朱葆三,於是,略事準備便執同鄉晚輩之禮,登門造訪了。

    待話入正題,聽清了劉鴻生的來意,朱葆三不動聲色地問道:“你是怎麽興起了興辦水泥廠之念?”

    劉鴻生沒有出這其實是大總統王恒嶽的意思,而是端正而有據地回答道:

    “晚輩經過認真察查,我國建築的大趨勢已日漸西化,且必愈來愈為普遍,成為主導形式。而水泥乃西式建築的主要材料。不僅道路、橋梁、堤防等公用建築,即便日後的民宅、公館亦必須大量水泥,因而整個建築市場對水泥的需求必將日增月盛。歐戰前,國內水泥均為洋貨,一半來自其本國,一半來自設在其附屬國及設在我國境內之廠家。歐戰發生,致其供應銳減,國內始得自產。到目前為止,也隻有五個廠家,而且還有兩個是英資的。就年產量看,華資三廠共約百萬桶,英資兩廠共約三十萬桶,總量在一百三十萬桶左右。而據晚生認真測算,目前國內年用量已超過兩百三十萬桶,即出現百萬桶、數量近半的供差,且需求大有增進之趨勢,因此,辦廠實為市場所需,銷路當十分看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