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閥

第五百三十七章 證據(1/3)

    軍閥57,軍閥正文第五百三十七章證據

    掌聲變得熱烈起來!

    所有的掌聲都是獻給馬韻欣的。

    方還侃侃而談的馬韻欣臉卻一下紅了。

    王恒嶽等到掌聲停息後道:“我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全世界,我從來沒有下過任何屠殺、強奸,或者和此有關的命令。在俄羅斯為了自由平等而奮戰的那些中國士兵,他們也舉不會去做這樣的事,甚至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中隊是全世界最守軍紀的隊伍!”

    到這裏,他朝那些俄羅斯人看了一下:“證據,你們一直在反複著證據,但你們不是不願意公布,而是根本拿不出來。但是,我倒有一些對蘇俄紅軍非常不利的證據,我願意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

    俄羅斯人顯得有些緊張。

    王恒嶽從容鎮靜地道:“列寧上台之初,為了增強自己政權的正義形象,爭取民眾支持,許下很多諾言,最著名的就是立即停止對德戰爭,簽訂平等的停戰協議,恢複和平;政治上實行蘇維埃民主製,保障公民的各種自由;允許非俄羅斯民族的人民自治,建立獨立國家;廢除舊的國家專政機器,不再實行嚴酷刑法,不再逮捕政治犯。

    可是布爾什維克以後的行動表明,以上承諾純屬拉攏人心的宣傳欺騙,沒有一項承諾兌現。蘇維埃完全被布爾什維克控製,根本就是一黨的工具,壓根兒不是自由選舉產生的,代表不了普通公眾的意願;公民的自由根本沒有保障,其他黨派的成員如果不轉變立場支持布爾什維克,就遭到殘酷鎮壓。普通公眾隻要發表對時局不滿的言論,就會被扣上‘破壞分’、‘怠工者’、‘富農’的帽,然後被名正言順地剝奪一切公民權利;當烏克蘭族、土庫曼族以及外高加索各族人民建成獨立國家後,在紅軍刺刀的逼迫下,隻好‘自願’加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列寧稱沙皇俄國為‘各族人民的大監獄’。可是為了奪權、保權,他領導的政府在1918年頭三個月殺的人就比沙皇俄國有史以來紀錄的判處死刑人數多。”

    “抗議!抗議!”俄國人大聲叫嚷著。

    可是他忽然發現,除了俄國人和日本人,所有的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當然也看著自己的同伴們。

    王恒嶽冷冷的朝他看了一眼:

    “而蘇俄紅軍最大的暴行,是在執行餘糧收集製的過程中對農民犯下的。一切經濟秩序被打破,政府無法通過公正手段收集糧食養活軍隊、官員以及城市居民,就派出軍隊到各個村莊搶奪農民的糧食。為了搶糧而打死的農民不計其數。至少有幾百萬人餓死。

    我知道一個故事,一名紅軍指揮官因為一個邊遠村莊的農民不交出馬匹充當軍馬,就下令燒毀村莊。在寒冷的俄羅斯,這種行為無異於判處村民們死刑。

    蘇俄政府還打破了國際慣例,即一個國家的各種債權、債務關係不因為它的政府更換而改變。蘇俄政府拒絕償還沙皇俄國欠法國等國家的債務,把外國在俄羅斯的投資全部充公,美其名曰‘不能讓人民再受國際資本家的剝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