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閥

第三百七十三章 發生在日本的米騷動(1/3)

    鈴木正廣和山本助之恭恭敬敬的坐在那裏,一點聲音也都不敢發出。

    按理,自己也算是大總統的老部下了,盡管身份比較特殊,是〖日〗本人。但是,自己自從被大總統收服以後,就始終表現出了自己的忠誠,始終都在忠心耿耿的為大總統做時。

    在兩次大總統對日事件上,鈴木光正和山本助之都堅定不疑的站到了大總統一方。

    北伐開始之後,鈴木光正和山本助之以為自己也可以參加,那就可以親身見證這一〖中〗國曆史上也許可以稱得上是偉大的時刻。

    但是沒有想到,大總統卻並沒有讓他們去參加。

    是大總統依舊對自己不信任嗎?還是因為別的原因?

    朝兩個緊張的〖日〗本人看了一眼,王恒嶽lu出了微笑:“不要緊張,我知道這次北伐沒有讓你們去,你們心裏有些不甘心,但我是有另外的任務要給你們。”

    鈴木正廣和山本助之這才放下心來。

    王恒嶽忽然問道:“〖日〗本去年發生的“米sā動,你們知道了嗎?”

    兩個〖日〗本人怔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

    1918年8月日,〖日〗本政府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政府告示”亦即出兵西伯利亞的“宣言”同時對陸軍第1師團發出了動員令。

    出兵西伯利亞的風聲傳出來,米價就瘋狂上漲。1917年底,米每升的價格是1角分:到了1918年8月,日為角8分,5日為4角1分,7日為4角7分,9日為5角分。

    每都在上漲。

    米價的暴漲嚴重地威脅城鄉勞動人民的生活。1918年8月報紙刊登了一個女工的來信,她的一家口人每月隻收入1到

    元左右。因為米價騰貴,在付出米錢和房租後,全家的菜金就沒有了。信裏最後呼籲趕快降低米價。

    就連監獄的看守和城市裏的〖警〗察,也有人控訴物價,特別是米價的高漲,無法生活下去。總之,米價的飛漲使〖日〗本人又增加了新的苦難。〖日〗本人都大聲婁呼,要求立即製止地主、資本家的囤積居奇,迅速輸入外米並降低米價。但是,〖日〗本政府是以保護地主和資本家的利益為第一職的,它哪裏會把老百姓的要求放在心上:反而國民思想變壞了,必須普及宗教觀念和發揚〖道〗德感等等。這使〖日〗本人更加憤慨。

    舁盾就急劇發展到非常尖銳的程度。

    “米sā動”就在這種鬥爭形勢下爆發了。

    8月日,富山縣漁民妻子強迫米商廉價出售大米,同前往〖鎮〗壓的〖警〗察發生衝突,結果造成數人負傷。

    富山縣的漁村西水橋町00餘名漁民妻女從四方八麵走上街道,包圍了米店。全國規模的“米sā動”就從這裏點起了第一個火種。

    8月4日,即西水橋町事件的第二,河對麵的漁村東水橋町80

    0多名fu女不約而同地也包圍了大米商高鬆長太郎的米店。

    米店囤積了一千多袋米,準備運到鎮外去高價出賣。fu女們起先都平和地要求:“現在本地缺米,不要把米賣到別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