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閥

第二百五十六章 討逆軍(1/3)

    王恒嶽出征貴州之時,段祺瑞也在7月4日以討逆軍總司令的身份誓師出兵!

    7月日,那個就職不到十的內閣〖總〗理李經羲化裝為運煤工人,由北京逃往津。

    7月日,程壁光與淞滬護軍使盧永祥聯名通電討伐複辟。

    同日。馮國璋在南京召集軍事會議,果然不出張國淦所料,他把握機會想領導恢複民國的主流,反對複辟,可惜南京距離北京太遠,地理條件上不及津。同時,他又拍電給段祺瑞,列舉張勳八大罪狀,

    要求和段聯名申討。馮、段遂聯名表了以下的通電:由於南京和上海的實力派都表示了反對複辟的態,浙江督軍楊善德也於日表通電反對複辟。

    就在這一,洪憲帝製禍楊也有通電反對複辟。但他的論點與眾不同,隻反對清室複辟而不是一般地反對帝製。

    洪憲帝製的另一禍孫毓筠也有通電反對複辟。

    有不少軍閥在複辟改變時期,既不表示反對複辟的態,又不表示讚成複辟的態。他們力求先看清風向,然後再表明自己的態。例如湖北督軍王占元、河南督軍趙倜在接到北京偽諭的當時,都曾吩咐電局暫勿公開,以免別人問及他的態時難於置答。張作霜假日“奉地位特殊不便表示態”。有人問湖南督軍譚延闓的態,譚隻回答了“滑稽”兩個字。

    討逆的軍事行動是民國6年7月7日開始,1日即告結束,前後一共不過六,中間還有四頓兵不進,真刀真槍的戰事隻有兩。

    6日,討逆軍西路集中蘆溝橋,東路由廊房開進到黃村,在豐台的辮子軍便陷於腹背受敵的情勢。張勳命令辮子軍把豐台鐵路破壞以阻止討逆軍前進,這一著引起了外交團的抗議,他們根據《辛醜條約》

    中“京津鐵路行車不得中斷、,理由,派遣洋兵保護,修理車軌,恢複通車。這一來,對於辮子軍是很不利的。

    張駱在抵抗討逆軍時,自知力量薄弱,他隻帶了辮軍5000人北上,這個兵力隻是用於象征式和威脅ing,一旦正式作戰,就太不夠了。為了掩飾自己的脆弱,隻好把非辮子軍打頭陣,辮子軍則押後督戰。7日他派吳長植的一旅和田有望的一團開赴豐台馳援,由辮子軍二營押後。結果吳、田的部隊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就倒戈相向,駐南苑的第十一師李奎元旅和十二師劉佩榮旅也乘勢槍口對著辮子軍。辮子軍在這種情形下就狼奔丞突地四散逃之了。

    十二師師長陳光遠由南苑趕到幸台,東西兩路討逆軍便在豐台會師。由前線潰退的辮子軍都退到北京永定門外,江朝宗下令關閉城門,不許散兵進城,張勳聽了大怒,壓迫江開城放進辮子兵。

    這就是討逆軍的第一次戰鬥,不過是的接觸,根本沒有大戰,因為在炮火中,火車仍然照開。這次戰爭辮子軍敗在北洋軍對他倒戈相向,所以沒有正式交手就敗下陣來。

    張勳這時慌了手腳,他趕忙拍電給參加徐州會議的各省軍閥,請求他們實踐諾言,讚助複辟,停止進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