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魔前傳

第五百五十七章 種子選手(1/3)

    隨著比賽日期的臨近,成都棋院變得越來越熱鬧,來自全國各地參加段位賽的棋手還有家長,教練陸續趕來報到,人數之多不僅讓棋院的工作人員大叫辛苦,連棋院周邊的旅店,招待所也都是人滿為患,賺得是滿盆滿缽。

    提前一,裁判組的成員們便已進入臨戰狀態:雖現在的比賽已經實現電腦編程,自動排序,原則上隻要把參賽選手姓名資料輸入進去,然後再輕輕敲一下回車鍵,比賽清單便可以馬上打印出來,但是,無論電腦怎麽樣的精密準確,機器始終還是機器,總有一些工作是它所不能完成的,比如,種子選手的設定。

    升段人數較少,而且有現成段位做為劃分標準,問題不會很大,也沒必要設立種子,但定段賽部分就不同了。

    三百八十名參賽棋手,年齡最的十一歲,最大的十七歲,既有第一次參加比賽的新人,也有衝擊職業段位四五次而沒有成功的老童生,有些人已經有名氣,有些人則默默無聞,如果比賽時間很長,比賽輪次足夠多那還好,隻要讓棋手們按比賽成績來個大循環,每隔幾次將表現不佳如三連敗,四連敗都淘汰出局,自然能夠得到一個沒有爭議的結果。\//\但是,現實條件不允許,因為參加比賽的是三百八十人,而不是三十八人或八十人,比賽時間也是雷打不動的十一,讓如此眾多的選手進行大循環以決定最後的幸運兒,恐怕隻有白癡才會想得出來。

    所以,分組比賽應運而生,通過這種方法。一方麵可以比賽賽程表的編製難度,另一方麵還可以大幅縮短比賽時間,將時間限定在十一裏完成,同時還可以保證比賽地強度,使參賽棋手能夠在盡量公平的條件下進行比賽。

    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假如機械地按照報名的先後次序,或者幹脆讓電腦自已隨機將三百八十人分成平均的四組,那麽很可能會出現某一組強手如雲,十多名水平相當的棋手爭奪有限的五個名額,而某一組實力平平。所謂矬子裏拔將軍,明明沒有定段的實力卻因本組沒有強手而輕鬆擠進前五名,拿到段位證書。

    怎麽樣才能平衡效率和質量之間地矛盾呢?

    那就是設定種子選手。\//\

    先在所有參賽選手中挑選出一部分實力明顯強於平均水準的棋手,然後把這些棋手盡量平均地放在每一組中。最後再將其他棋手隨機編入這四個組中,這樣一來,由於有這批實力較強的棋手把關,水平一般,隻想靠運氣混成職業棋手的人就沒那麽容易得逞了。

    種子選手又如何確定呢?

    如果象職業棋手那樣有等級分當指標,這就不算是問題,隻要按照等級分地高低從第一組排到第四組,然後再由第四組排回第一組便可以了。既不會引起爭議,也不會產生不公。

    不過可惜的是。參加定段賽的人是不會有等級分的。

    所以,隻有依靠與會人員對選手的了解來評定棋手的實力,決定誰才會成為種子,雖然其中的主觀因素難以避免,但這也是現階段唯一可行的辦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