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魔前傳

解疑(2/2)

    當一個角色被豎立之後,他的命運和生活便是由故事中的情節和環境所決定,寫作者隻是將這個過程用自已的筆表現在讀者麵前,而不能因自已的個人情感和喜好而擅自改變,即使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而這,也就是大作家和流行文字傳遞者的重要區別之一。

    我的寫作水平當然遠遠無法和巴金先生相提並論,而且各方麵的差距可以用地來形容,但和現今大多數馬行空,不講邏輯,沒有常識,隻有媚俗惡搞的泡沫文學相比,我更願意學習巴金先生的寫作態度。

    所以,對於感情戲描寫毫無把握的我暫時將《棋之正道》放了下來而改寫《我本寂寞》,因為,出於對圍棋的敬畏和對棋手的尊敬,我不想讓我的讀者們認為現實中的棋手個人生活和演藝圈明星沒什麽兩樣。

    由於創作時間極為接近,所以,讀者感覺這兩本書中有很多其本設定相似是難免的。

    不過若是認真去分析,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最重要的就是主角的性格和作事態度:《我本寂寞》中的王子明是一個極為被動的避世者,是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他不擔心被他人誤解,也不願意踏入世俗間的紛爭,因為他對名譽地位,金錢財富等等全不在意,一心隻想過自已平淡如水的生活,即便在感情生活上也從不主動爭取。

    《棋之正道》中的王仲明則更象一個遊戲人間的世外高人,雖然一樣在眾人麵前將自已的真實身份深深藏起,但卻從來不回避麵前的挑戰,甚至會主動出擊,沒有機會也要創造機會。

    其次,雙方新的棲身地的區別:雖然都是棋社,但王子明在烏鷺社中隻是客居身份,並不需要參與棋社的經營管理等諸多方麵,在書中所要展示的,隻能是他過人的圍棋賦和高超的個人實力;而在《棋之正道》中棋勝樓一開始便是北京最大的棋社之一,麵臨著諸多的挑戰和競爭者,王仲明不僅身處其中,而且還是棋勝樓的成員之一,棋社的生存和發展必然要和他有著扯不開的關係,因此,在這本書中所要表現的不僅僅是主角在圍棋上的才華,還要包括如管理,人際關係,同業競爭,未來發展等等許多方麵的問題,所要涵蓋的內容要遠遠比之《我本寂寞》為廣。

    《棋之正道》是我所寫的第一本長篇,我希望它會成為一本可以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經典,而不是讀罷就扔的路邊快餐。

    所以,隻要我感到自已有能力把握感情戲的描寫而不至於寫成瓊瑤式的無病呻吟又或是一男多女的白最愛,《棋之正道》便會接著寫下去的。

    而在這之前,就請大家先關注《棋魔前傳》中王一飛的成長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