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笑傳

第23章 救民疾苦澤如泉 銷案清名震九天(2/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再說說這鬆江府有個叫胡湊的哥們兒,他爹是個孝廉但早就去世了,他還有個弟弟叫胡二不過年紀還小。胡湊娶了個媳婦叫陳氏小名兒叫碧蓮特別賢惠孝順。但是他家的老太太啊就是個母老虎特別凶惡不講道理但碧蓮從來都不抱怨啥每天早上還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給老太太請安呢結果老太太看她打扮得這麽漂亮就說她是在勾引男人把她給臭罵了一頓。

    咱們接著聊這碧蓮啊,她可是個真心實意的孝順媳婦。每天早上,她都打扮得整整齊齊,漂漂亮亮地去給那惡婆婆請安。可誰知道,那老太太就是個沒事兒找事兒的主兒,看碧蓮打扮得好看點兒,就說她是在勾引男人,直接就把她給訓了一頓。

    碧蓮被訓了之後,心裏那叫一個冤啊!她趕緊把妝給卸了,素麵朝天地又去見婆婆。可這回,婆婆更生氣了,直接就摔杯子砸碗的,說自己頭疼得厲害。胡湊一看這情況,也沒問個青紅皂白,就直接把碧蓮給打了一頓。這下子,婆婆的氣才算是消了點兒。

    從那以後啊,婆婆就越看碧蓮越不順眼了。無論碧蓮做什麽,她都能挑出刺兒來。而碧蓮呢,也知道婆婆不喜歡自己,所以幹脆就啥也不說了,整天就默默地幹活兒。胡湊也知道自己媽不對勁,但又不敢說什麽,隻好躲到別的地方去住,算是跟碧蓮劃清了界限。

    過了好長時間啊,婆婆還是一直看碧蓮不順眼,天天都在那兒罵罵咧咧的。胡湊實在是受不了了,就跟碧蓮說:“我當初娶你回來是為了讓你孝順我媽的,可你現在這個樣子,我還要你幹什麽?”說完就把碧蓮給休了送回娘家去。

    可剛出村口啊碧蓮就哭了她說:“我作為女兒不能盡孝被丈夫休回娘家我還有什麽臉麵去見我的父母啊?我還不如死了算了!”說完就從袖子裏拿出一把剪刀往自己喉嚨上刺去。幸好旁邊的人及時搶救才把她給救活了然後就把她送到了她族裏的一個嬸嬸家。

    這嬸嬸啊是個寡婦一個人住她就把碧蓮給收留了。老太太回來之後胡湊就叮囑他媽千萬別把這事兒說出去怕她知道了會受不了。過了幾天胡湊去探望碧蓮發現她已經漸漸恢複了些精神了就去嬸嬸家想把碧蓮接回來。可他剛一進門還沒開口呢碧蓮就先問他:“我到底犯了什麽罪你要這樣對我?”胡湊就責怪她不能好好侍奉婆婆碧蓮也沒說什麽隻是低著頭在那兒哭。胡湊看她這樣兒自己心裏也挺難受的但又不知道該說什麽好隻好轉身走了。

    又過了幾天啊婆婆去嬸嬸家找麻煩在那兒大吵大鬧的。嬸嬸也不是個怕事兒的人就跟她對吵起來。她說:“你兒媳婦已經被你兒子休了她現在已經不是我們胡家的人了。我收留陳氏女是因為她是我族裏的人並不是因為她是你兒媳婦。你憑什麽來管我們家的閑事?”婆婆被嬸嬸說得啞口無言再加上她本來就不會說話隻會發脾氣結果就越說越氣最後竟然大哭著回家了。

    碧蓮在嬸嬸家住了些日子自己也覺得挺不好意思的就告別了嬸嬸回到了自己的娘家。

    咱們接著聊這胡家的事兒。胡湊不是有個媽嘛,她還有個姐姐叫王媼,就是胡湊他姨媽,已經六十多歲了。王媼挺慘的,兒子早早就沒了,隻留下一個小孫子和一個守寡的兒媳婦。碧蓮被胡家趕出去之後,就投奔了這王媼。

    王媼一聽碧蓮的遭遇,氣得直罵她妹子(就是胡湊的媽)糊塗。她立馬就想把碧蓮送回去,可碧蓮死活不讓,還求王媼千萬別把這事兒說出去。碧蓮還有兩個哥哥,聽說妹妹的遭遇後,都想把她接回家再嫁個人。可碧蓮就是不願意,她說她就想靠自己的雙手紡織度日。

    自從碧蓮被休了之後,胡湊她媽就開始張羅著給兒子再娶個媳婦。可這老太太的名聲已經傳出去了,遠近都知道她是個悍婦,誰家的姑娘也不願意嫁到她家來。就這樣過了三四年,胡湊的弟弟胡二也漸漸長大了,老太太就先給他娶了個媳婦。

    這胡二的媳婦麗姑啊,也是個厲害角色,把婆婆當丫鬟使喚。胡湊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可也不敢說什麽隻能替媽幹活兒掃地洗碗啥都幹。母子倆經常相對無言默默流淚。後來啊老太太因為積怨成疾病倒在床上連起床都困難了。胡湊沒日沒夜地伺候她眼睛都熬紅了。他想讓弟弟幫忙分擔一下可每次麗姑都把胡二叫走了。

    實在沒辦法胡湊隻好去求他姨媽王媼希望她能來幫忙照顧一下他媽。王媼一進門就看見胡湊在那兒哭鼻子訴苦。她還沒聽完呢碧蓮就從裏屋出來了。胡湊一看前妻在這兒頓時覺得挺尷尬的想說點兒什麽又不知道該說啥好隻好低著頭想往外走。可碧蓮用手一攔他他就更慌了奪門而出直接跑回家了連這事兒都不敢告訴他媽。

    不過王媼來了之後老太太倒是挺高興的。從那以後王媼家就經常有人來探望老太太每次都帶點兒好吃的給她。王媼就告訴她那守寡的兒媳婦說:“我這兒不缺吃的你別再送東西來了。”可那兒媳婦就是不聽還是經常送東西過來。王媼每次都把東西留下來給老太太吃自己一口都不嚐。就這樣在王媼的精心照料下老太太的病漸漸好了起來。

    有一天王媼的小孫子奉奶奶之命送了點兒好吃的過來探望老太太。老太太一看見這小家夥就感歎道:“真是個賢惠的好媳婦兒啊!我姐姐你是怎麽修來的福氣啊!”王媼聽了笑道:“我妹子已經把碧蓮給休了你忘了嗎?”老太太說:“哎呀!那新媳婦兒確實不如碧蓮好!但哪裏趕得上我這外甥媳婦兒賢惠呢?”王媼說:“你在家的時候不知道珍惜人家現在知道人家好了吧?”老太太聽了這話忍不住流下淚來把事情的經過都告訴了王媼還問她:“碧蓮嫁人了沒有?”王媼說:“我不知道。”於是老太太就求她去幫忙打聽一下。

    又過了幾天老太太的病已經完全好了王媼也想告辭回家了。可老太太一聽說她要走就哭得像個淚人兒似的說:“姐姐你要是走了恐怕我又得死了。”王媼一看這情形就知道老太太已經離不開她了於是她就跟胡湊商量了一下決定讓胡二分家另過。

    胡二回去跟麗姑商量這事兒麗姑當然不高興了話裏話外都帶著刺兒連帶著把大伯子和王媼都罵了一頓。胡湊沒辦法隻好說願意把家裏的良田都分給胡二麗姑這才高興起來立馬就立了分產書然後王媼才告辭回家。

    明日一早,胡家派了輛馬車去迎接王媼到他們家做客。王媼一進門,就急著要見她的妹子和那惡媳婦,想好好誇誇她那賢惠的外甥媳婦兒。她妹子聽了,笑著說:“哎呀,姐姐啊,你這外甥媳婦兒再好,也總有缺點吧?我都能容得下她,可就算我有個像她這樣的媳婦兒,我也消受不起啊!”王媼一聽這話,氣得直翻白眼:“哎喲喲,你這是冤枉好人啊!難道我外甥媳婦兒是木頭石頭做的?她也是有鼻子有眼的,怎麽可能不知道好歹呢?”

    王媼的妹妹又說:“那被休的碧蓮,不知道現在怎麽說你呢。”王媼回道:“她肯定罵我呢。”她妹子說:“那可不一定哦,如果她真的沒啥好罵的,那又為啥要罵你呢?”王媼想了想說:“人都有缺點嘛,就因為她不夠賢惠所以我才罵她咯。”她妹子笑了笑說:“該怨的人你卻去感激她那該感激的人就可想而知了。該走的人不走那就可知誰是賢者了。你之前供奉的並不是你真正的兒媳婦啊。”

    王媼的妹妹一聽這話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問道:“真的嗎?那是誰啊?”王媼神秘兮兮地說:“就是碧蓮啊!她現在住在我那兒呢之前你吃的用的都是她連夜紡織賺來的錢呢!”

    胡湊他媽聽了這話感動得淚流滿麵說:“我這老臉還有什麽資格去見我那賢惠的兒媳婦呢?”說完就叫人把碧蓮叫了出來。碧蓮一出來就看見胡湊他媽和王媼兩人都淚眼婆娑地看著她她一下子就跪在地上不起來了。胡湊他媽見狀是又慚愧又心疼連忙和王媼一起把碧蓮扶起來婆媳倆這才和好如初。

    過了幾天胡湊就帶著他媽和碧蓮一起回到了家裏。雖然他們家隻有幾畝薄田連自己都養不活但是胡湊靠著寫字畫畫碧蓮靠著針線活兒也能勉強維持生計。而胡二那邊呢自從娶了麗姑之後就覺得自己有錢有勢了哥哥不找他幫忙他也不搭理哥哥。麗姑更是看不起被休了的嫂子經常對她冷嘲熱諷的。兄弟倆雖然住在同一個院子裏但卻像是隔著一條鴻溝一樣。

    麗姑在家裏作威作福不僅虐待丈夫還虐待丫鬟。有個丫鬟實在受不了了就自尋短見了。這丫鬟的父親一氣之下就把麗姑告上了官府。胡二為了替老婆脫罪隻好親自出麵去處理這件事結果被打得皮開肉綻。麗姑上下打點想把他弄出來但最後還是沒能成功。麗姑被判了刑十個手指頭都被上了刑具肉都磨掉了。那官員還貪得無厭敲詐勒索胡二隻好把家裏的田產都賣了才湊夠錢把麗姑贖回來。

    可是債主還是天天上門催債沒辦法胡二隻好把剩下的良田都賣給了村裏的任老頭。因為這田有一半是胡湊的所以任老頭要胡湊也簽字畫押。胡湊去了之後那任老頭突然自言自語道:“我是胡孝廉啊任某是什麽人敢買我的田?”說完就看向胡湊說:“感謝你們夫妻的孝心讓我能回來看看。”胡湊一聽這話眼淚就下來了說:“父親如果你有靈的話就趕緊告訴弟弟吧。”那任老頭說:“那逆子悍婦不值得可惜你回家趕緊籌錢把我的田贖回來。”胡湊為難地說:“母親和我們現在都隻能勉強維持生計哪裏來的一百兩金子呢?”任老頭說:“紫薇樹下有藏金你可以取出來用。”胡湊再想問個明白時那任老頭已經不說話了過了一會兒就醒了過來然後回家去了。胡湊把這事兒告訴了他媽但他媽也不太相信。結果麗姑已經帶著人去挖了挖了四五尺深卻隻看見磚瓦根本沒有金子。聽到挖掘的聲音胡湊他媽和碧蓮都沒去看後來才知道什麽都沒挖到。胡湊他媽去看了一眼就看見一堆磚石雜土。可是等碧蓮去的時候卻看見土裏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她趕緊叫胡湊過來一看果然都是銀子。胡湊覺得這是先人留下的遺產不忍心私自占有於是就把胡二也叫了過來兩人一起分了這筆錢。

    胡二帶著那袋金子興衝衝地回家,跟麗姑一起打開來看。結果一打開,裏麵全是瓦磚沙石,把兩人嚇得不輕。麗姑懷疑胡二被他哥哥給耍了,就讓胡二去哥哥家探個究竟。胡湊正在跟媽媽展示那些金子,慶祝好運呢。胡二一看,心裏那個氣啊,直接就跟哥哥攤牌了。胡湊也是一頭霧水,心裏七上八下的,但為了平息事態,他還是把那些金子都給了胡二。

    胡二高興地拿著金子去還債,麗姑這才明白原來是哥哥玩了個調包計。她想,要不是哥哥心裏有鬼,誰會這麽好心跟他們分金子呢?不過胡二還是半信半疑的。第二天,債主派人來告訴他們,那些金子都是假的,要抓他們去報官。夫妻倆一聽,臉都白了。麗姑說:“我早就說過,你哥哥不是那種人,這次肯定是想害我們!”

    胡二嚇得趕緊求債主寬限幾天,但債主就是不鬆口。沒辦法,胡二隻好把田產都押給債主,讓他自己去賣。最後總算是把原來的金子贖回來了。兩人仔細一看,發現有兩錠金子被剪斷了,裏麵全是銅!麗姑和胡二商量了一下,決定把斷了的金子留下來當證據,其他的都還給哥哥看看他的反應。

    胡二去找哥哥還金子的時候還說:“哥哥啊,你老是這麽讓著我們也不是辦法啊。我們現在還剩點兒房產跟你平分算了這些金子我們就不要了。”胡湊也不知道他們葫蘆裏賣的什麽藥就客氣地讓他們留著用吧但胡二堅持要還給他。胡湊接過金子一稱發現少了五兩多就讓碧蓮把自己的嫁妝拿出來湊足數目準備還給債主。

    債主拿到金子後懷疑胡湊他們用原來的金子調包了就用剪刀剪開驗貨一看紋路和顏色都對勁就收下了金子和田產券。胡二還完金子後聽說田產已經被贖回來了覺得非常奇怪。麗姑懷疑當初挖金子的時候胡湊就先把好的藏起來了於是氣衝衝地跑到哥哥家去興師問罪。胡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哥哥是故意把假金子還給他們的好讓他們自己發現真相。

    碧蓮看他們吵得不可開交就出來打圓場說:“田產不是已經拿回來了嗎還吵什麽啊?”說完就讓胡湊把田產券拿出來交給麗姑。麗姑拿到券後也不好意思再鬧了就灰溜溜地回家了。從此以後兩家人總算是相安無事了但也再也不敢隨便動歪腦筋了。

    話說有一天夜裏,胡二正在熟睡中,突然聽到有人在耳邊說:“你可是不孝又不敬,地府已經發來通牒了,告訴你啊,你現在擁有的地皮都不再屬於你了!”胡二被嚇得一激靈,猛地醒過來。他趕緊把這事告訴了麗姑。麗姑聽後覺得那人肯定是腦子有問題,大半夜的說些胡話。

    可沒過多久,胡二的大兒子突然得了場大病死了。麗姑心裏那個痛啊,她覺得這都是因為之前沒好好孝敬父母所致。於是她讓胡二去哥哥家退還田產券,好好認個錯。可胡二哥哥就是不肯接受。

    過了沒多久,胡二的二兒子又夭折了。麗姑這下更傷心了,她把田產券放在媽媽那裏,自家的田地也不管了。哥哥沒辦法,隻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接手了那塊地。

    後來麗姑終於悔過自新,開始孝敬媽媽,家裏的日子也漸漸有了起色。可沒過半年,媽媽也去世了。麗姑哭得死去活來,茶飯不思。她跟別人說:“要是婆婆早點兒去世,讓我有足夠的時間盡孝道就好了。現在老天爺都不給我這個機會了!”

    盡管後來麗姑又生了十個孩子,但都沒能養活。最後隻好過繼了哥哥的兩個兒子為己子。沒想到這兩個孩子都中了進士,成了大官。大家都說這是他們夫妻倆孝順友愛的回報啊!

    蘇州城裏啊,有座報恩寺,這名字聽起來就挺有故事的,對吧?這寺呢,是國初時候有個大善人叫安盛邦的建的。說到這寺的主持啊,那可是個傳奇人物——智廣禪師,別看他八十多歲了,但長得是紅顏白發,往那一站,簡直就像座雄偉的山峰!這禪師啊,法行清高得很,手下管著五十多個和尚,都是守規矩、守法戒的好和尚。

    不過嘛,人多了總有那麽一兩個調皮搗蛋的。這寺裏啊,就有個和尚叫常未法,年紀三九,長得一臉凶相,貪財好酒,啥壞事都幹。奇怪的是,他師父智廣禪師竟然被蒙在鼓裏,一點也不知道。

    這常未法和尚啊,有個壞毛病,每隔兩個月就要下鄉一趟。幹嘛呢?可不是去念經做法事哦,他是去搶錢!搶回來的錢呢,都用來買酒買肉吃喝了。

    有一天啊,來了個外地客商叫牛勇的。這牛勇啊,是本地人但在外地販賣綢緞為生意。這天他剛好和夥計分道揚鑣各尋各親去了就一個人帶著好幾百兩銀子準備去探親。他覺得帶著這麽多錢在路上走不安全啊所以就跑到這報恩寺來借宿一晚。

    他一進寺就先去參拜了如來佛祖然後才去見智廣禪師。禪師挺客氣的問他:“客官你從哪兒來啊?貴姓大名啊?”牛勇就說:“我叫牛勇是本地人做綢緞生意的。今天一個人帶著幾百兩銀子想去探親但怕路上遇見強盜所以想在寶寺借宿一晚。對了這點小錢就當是給佛祖的香油錢了。”說著就掏出幾十兩白花花的銀子來。

    智廣禪師一看連忙擺手說:“哎呀這點小事兒哪用得著給錢啊客官你還是收回去吧。”可牛勇就是個強脾氣非給不可。智廣禪師沒辦法隻好讓小沙彌把銀子收了然後吩咐廚房去給牛勇準備點吃的住的安排在東園的客房裏。

    這天晚上啊牛勇因為趕路累得夠嗆所以一進客房就坐下來想歇會兒。可誰知他剛一坐下就覺得眼皮開始打架了困得不行。於是他就這麽坐著坐著……呼嚕呼嚕……睡著了。

    且說常未法這個饞嘴的和尚,一聽說牛勇身上有數百兩銀子,心裏就起了賊念。這家夥,平時貪財好酒,一聽說有錢,眼睛都綠了。三更半夜的,大家都睡得跟豬一樣,他就躡手躡腳地往東園客房溜。到了窗口,往裏麵一瞅,喲,室內還微微有點燈光呢,再一聽,隻有牛勇的呼嚕聲震天響。他知道這客商已經睡得死死的了。

    於是,常未法掏出他的小刀片,輕輕地挖開房門。這房門也是倒黴,被這家夥一挖就開。他輕手輕腳地進了房間,還故意用指頭彈了一下,看看牛勇有沒有反應。結果牛勇睡得跟死豬一樣,一點聲音都沒出。常未法心中暗喜,一把揭開帳子,就摸那銀子。嘿,手感真不錯!他把那數百兩銀子一股腦兒偷了去,然後還裝模作樣地把房門給掩上。搞定之後,他就溜溜達達地回自己房間睡大頭覺去了。

    第二天早上,牛勇一起來就發現不對勁兒,布袋怎麽找不到了?他在房裏翻了個底朝天,連地皮都快掀起來了,可那銀子就像長了翅膀一樣飛走了。這下可把牛勇給急壞了,他立馬就鬧了起來。

    智廣禪師聽說這事兒之後也挺著急的。他就問今天有沒有人出過寺門啊?大家都說:“沒有。”常未法這個膽小鬼一聽就慌了神兒。他怕自己被查出來啊!於是他就趕緊跑回自己房間去藏銀子。他把床下的階磚揭開把那一袋銀子往磚下一塞然後又把磚蓋好。這樣一來人不知鬼不覺的他就覺得萬無一失了。

    智廣禪師和牛勇就召集了所有的和尚到東園去勘查現場。可是四麵都看過了就是沒找到什麽可疑的線索。智廣禪師心想:“莫非這銀子是自己長翅膀飛了?”他又把寺門關上然後帶著一幫人到各個僧房去搜查。可是搜來搜去還是一無所獲。

    智廣禪師就對牛勇說:“客官啊我看你這銀子可能是在路上就被歹人給盯上了吧?他們跟著你到了這裏然後把銀子給偷走了。”牛勇聽了這話心裏那個悔啊!他恨自己命不好怎麽會遇到這種事情呢?他就在佛前求了一簽希望佛祖能指點迷津告訴他這銀子到底是怎麽丟的。

    他點起香燭低著頭虔誠地參拜然後禱告說:“佛祖在上弟子姓牛名勇是本地人。我這次帶了數百兩銀子出門因為怕晚上走路不安全所以就在這裏借宿了一晚。可是誰知道昨天晚上我的銀子竟然不翼而飛了!求佛祖賜我一個靈簽讓我知道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吧!”說著他就哀哀地哭了起來低下頭去拈了一簽搖了一搖。隻見那簽上寫著:

    “常常安分營生未必蒼天虧負;法律如此森嚴偷竊何能脫路?”

    牛勇看了這簽心裏頓時有了底他知道這銀子肯定是被寺裏的和尚給偷走了!於是他就拿著這簽到智廣禪師那裏去告狀去了……

    常未法這家夥,一臉懵圈地從佛祖和智廣禪師他們那堆高僧麵前退了出來。說實話,他聽那些佛經就像鴨子聽雷,完全摸不著頭腦,所以隻能拜拜了各位大師,灰溜溜地走人。

    一說起這常未法呀,他前腳剛走,後腳牛客也沒發現啥不對勁,於是他就樂得像個剛偷到油的老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掏出銀子,換了身拉風的行頭,直接奔向了酒樓妓館,開始了他的逍遙生活。

    他來到了一個叫留癡院的地方,這裏有個妓女叫迎兒,長得還挺水靈。這迎兒和常未法早就混熟了,一看到他,笑得像朵花兒似的迎了上來。兩人手牽手上了樓,常未法豪氣地點了一桌子的好酒好菜。這迎兒啊,可是個勢利眼,看到有錢的主兒就拚命巴結,看到窮光蛋就翻白眼。今天看到常未法這麽大手大腳,她心裏直犯嘀咕:這貨到底從哪兒發了這麽多財啊?

    兩人坐在席上,講的是些葷段子,笑的是些風流事,當晚就玩得不亦樂乎。到了第二天,常未法還舍不得走,又被迎兒纏住了。這兩人啊,你儂我儂的,常未法一高興,就把他怎麽謀劃偷牛客銀子的事全抖了出來。

    迎兒一聽,眼睛一亮,順勢就說:“哇塞,你真是太厲害了!我最近手頭有點緊,想借大師你幾十兩銀子用用,行不?”常未法一聽美女開口,哪能不答應啊?立馬就從袖子裏掏出銀子交給了迎兒。迎兒拿到銀子高興得像個孩子似的。

    可誰知道這迎兒是個大嘴巴啊?沒過多久就把常未法的事傳得沸沸揚揚。那些鴇兒們都是看錢說話的主兒第二天一看到常未法個個都笑得像朵花似的迎了上來。其中一個鴇兒還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個五歲的小孩兒來給常未法看說:“大師你看這小孩兒咋樣?要是喜歡的話咱就談談價錢。”

    常未法一看這小孩兒長得白白嫩嫩的像塊無瑕的美玉頓時就心動了。他問:“這玩意兒哪來的?”鴇兒說:“玉器店朋友那兒買的唄。你要是喜歡就出個價吧。”常未法想了想說:“三十金行不?”鴇兒立馬答應:“成交!”

    於是常未法就爽快地交了銀子又和迎兒一起大吃大喝起來。這家夥現在可真是逍遙快活啊夜夜笙歌天天玩樂。正所謂:歡娛夜夜嫌更短快樂時時願夜長。這常未法啊可真是樂不思蜀了!

    卻說這人生啊,就像過山車,樂極必然生悲。做強盜這行當,雖然眼下能快活一時,但終究會惹出大禍來。就像那未法,在寺裏跟一個大和尚不對付,結果被人家看出了端倪,把這事兒告訴了智廣禪師。

    智廣禪師一聽,恍然大悟道:“怪不得這幾天少見他人影兒,原來是幹這勾當去了。”第二天碰到未法回來,便把他叫來盤問。未法剛開始還嘴硬不肯認賬,後來見智廣禪師說出了實情,隻好乖乖地認了錯。

    智廣禪師先用好話安慰他道:“以後可別再幹這種勾當了,這次就放過你。但要是再有下次被外人知道了,連我也得跟著你丟臉。”未法聽了連聲應是退了下去。

    到了晚上智廣禪師等未法睡熟了便悄悄地弄開房門把他捆了起來。第二天一大早就把他送到了縣衙門去。經過審查追回了未法用剩的銀子大約有一百多兩。縣官還說等失主來告發後再做決斷。於是未法就被依法懲辦了。後來那牛勇也把這事兒告發了縣官便把剩下的銀子都還給了他。

    咱再說說那天子吧,他整天閑著沒事兒幹就跟太陽似的到處閑逛。時值秋初天氣涼爽正是出遊的好時節。不過話說回來春光雖然美好但容易催人老啊還是這秋光長長久久的好。

    話說在鬆江府的西南邊兒上有座廣法庵裏麵住著一個老尼姑年紀已經七十多歲了卻長得童顏鶴發法號叫慧法。這老尼姑可是個熱心腸專門喜歡幫助有困難的人。她手下還有個徒弟名叫妙能長得傾國傾城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

    這鬆江府裏啊有個財主外號叫三百萬他的夫人張氏給他生了個寶貝兒子今年才十七歲還沒定親呢。這三百萬夫妻倆把兒子寵得跟個寶似的什麽都依著他。可惜這孩子啊長得不咋地還不愛讀書整天就知道打扮自己往花街柳巷裏鑽。一看到漂亮女人就邁不動腿了非得想盡辦法弄到手才肯罷休。外麵看著挺風光的其實內裏一包草啥本事沒有。他經常在廣法庵附近轉悠其實就是為了多看妙能幾眼。可惜啊人家妙能根本就沒把他放在眼裏任憑他巧言令色也不動心。

    一日,王寶珠心生一計,假裝虔誠地向佛祖許願。他向母親張氏稟告了此事,張氏一聽,便帶著兒子和幾個家丁一起來到廣法庵。慧法老尼姑一看到他們,趕緊出來迎接,賓主雙方各自坐下,開始喝茶聊天。

    慧法客氣地說:“不知道夫人您大駕光臨,真是失敬失敬。希望您不要見怪。”

    張氏也客客氣氣地回答:“哪裏哪裏,今天小兒為了祈求平安,特意在佛前許下一個願望,希望老法師您能代他完成這個心願。”

    說完,張氏就從包裏拿出一封銀子,大約有十多兩,交給慧法作為佛前的香油錢。慧法接過銀子,馬上吩咐徒弟設下素菜,留他們享用齋飯。

    當天晚上,慧法忙著準備各種法事所需物品,寶珠也跟著忙前忙後。他在庵裏待了好幾天,就是為了找機會跟妙能說話、搭訕,然後伺機下手。可惜啊,妙能這小姑娘太純真了,完全沒察覺到寶珠的不良居心。每次寶珠一靠近,妙能就溜得飛快,讓寶珠無從下手。

    終於到了一個晚上,妙能連續做了三四天的法事,眼睛都累得快睜不開了。晚上回到自己房裏,衣服也沒脫就倒在床上睡著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寶珠一看機會來了,悄悄溜進妙能的房間。他發現銀燈已經變得昏暗,妙能正沉睡不醒,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樣美麗動人。寶珠頓時情不自禁,踏上床去,想要一親芳澤。

    沒想到,妙能突然間驚醒了過來。她一眼看見王寶珠,嚇得大叫一聲:“有賊!”然後立刻下床想跑。寶珠一看大事不妙,怕鬧出人命來惹麻煩上身,於是起了歹心,一腳把妙能踢死在床上,然後迅速拉上帳子掩蓋住屍體。

    第二天一大早,慧法老尼姑就起來了,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妙能出來。開始她還以為妙能是因為連續幾晚做功課,累得眼睛都快睜不開了,所以才遲遲未起。可是等到太陽都快曬屁股了,還是不見妙能的蹤影。

    慧法急了,趕緊叫來一個小尼姑,讓她去妙能的房間裏看看。小尼姑應了一聲,飛快地跑到妙能的房門前,叫了三聲卻沒見回應。她壯著膽子把帳子撥開一看,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妙能已經死了!

    小尼姑尖叫一聲:“不好了!師兄死了!”然後連滾帶爬地跑出房間去向慧法報告。慧法一聽這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大叫一聲後就暈倒在地。過了好半天她才緩過勁來,放聲大哭:“我的兒啊,你怎麽就這麽去了呢?到底是誰害了你啊?”

    慧法悲痛欲絕地帶著眾人來到妙能的房間查看現場。大家一看妙能的屍體上沒有任何傷痕都感到十分奇怪。可是人死不能複生他們也隻能盡量風光地給妙能辦理後事了。

    而那個沒良心的王寶珠呢?他聽說妙能死了心裏也開始不安起來。他知道自己做了虧心事可是又無可奈何。幾天後法事做完了張氏夫人也向慧法和其他尼姑告別帶著兒子回家去了。

    且說那妙能啊真是個有情有義的姑娘她的陰魂不散一直想要找王寶珠索命。可是無奈王寶珠的氣運正旺她根本近不了身隻能等待時機再行動。於是她就經常在王寶珠身邊顯靈嚇得他魂不守舍。

    而慧法老尼姑呢?她因為妙能的死而傷心過度導致心火攻心不時地吐血。幸好有妙能的陰靈在暗中保護她否則她早就一命嗚呼了。

    再說那王寶珠啊他在家裏天天遊手好閑不務正業連法律是什麽都不知道。他經常對父母講些大道理可是一出門就惹是生非不斷有人找上門來告狀。有一天他在書房裏突然得了一場大病父母急得團團轉趕緊請醫生來治療。可是接連請了十幾個醫生都束手無策。

    有一天王寶珠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夢見妙能咬牙切齒地向他索命。他嚇得魂飛魄散可是妙能卻並沒有近身傷害他。一連好幾個晚上他都做同樣的噩夢病情也越來越嚴重。父母看他病得這麽厲害日夜守在他身邊不敢離開半步。

    有一天夜裏三更天左右王寶珠突然大叫一聲然後就再也沒有了聲息。父母趕緊湊上前去一看隻見他已經臉色蒼白、氣息全無了。

    王寶珠啊,眼看著妙能姑娘的陰魂拿著一條鐵棍向他打來,一下子就被打得昏死過去,大叫一聲後就一命嗚呼了。這可把王老夫妻給哭得死去活來,他們心裏那個痛啊,想這寶貝兒子可是他們倆的獨苗苗啊,怎麽說沒就沒了呢?於是趕緊叫家裏人準備棺材,把寶珠給收殮了。

    這事兒告訴我們啊,貪色可是要付出代價的,別看王寶珠平時威風凜凜的,結果還不是死在了一個小尼姑手裏?所以啊,從今往後,不管是當官的、做生意的、讀書人還是老百姓,都別學王寶珠那一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