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宮鎖妃帝王恩:子兮傳

三十七、 互為掣肘兮,往事前塵如煙(2/2)

    定睛看著,依稀間那喝聲不斷的少年卻成了我的樣子。

    父親鬆下練劍,豪邁灑脫之聲回蕩耳邊,應和著我吟誦兵法的童稚聲音。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這是《孫子兵法?謀攻篇》中的名句。

    父親是亂世六國中最具資曆的老將,一生指揮過無數場戰爭,以用兵出神入化聞名宇內,可以說凨國之所以在諸國中屹立不倒,大部分是他的功勞。

    所以自開蒙後,他便悉心教導我兵法謀略。

    聽我念到這裏,他收回劍勢,鬢邊汗水落下,顧不得擦拭,坐到我對麵的石墩上,隻看著我興趣索然的小臉,無奈問道:“每每讓你學習兵法,便有氣無力,是何道理?”

    我嘻嘻一笑,忙丟下手中竹簡,跳到父親膝上,勾住他黏答答濕漉漉的脖頸,無比親昵蹭著他紅透的臉頰,撒嬌道:“爹爹勿怪,並非兮兒不喜歡兵法,隻是兮兒當真不知學來何用!”

    他寵溺一笑,低頭看著紮著小辮兒的我那雙亮晶晶的眸子,“學習兵法謀略,興我凨國義兵,上陳殺敵戰無不勝,何以說成無用?”

    “敢問爹爹,何謂義兵?”

    “義兵者,猶如義師也;是指雙方交戰中正義的那一方將士。”

    聽到父親這樣回答,我高興的雙手一拍,又是迭聲清脆如鈴兒的笑聲,“爹爹號稱兵神,為何見解卻與世人最俗套的見解無異?”

    他頓覺好氣好笑,便問:“兮兒小小年紀,難道有其他見解?”

    “爹爹且說,’正義‘可否稱之為’道義‘?”

    “可也。”他想了想,肯定道。

    我得意一笑,“那請爹爹再為兮兒解惑,武王伐紂,可是義兵?”

    他又是沉思須臾,道:“自然!”

    “然,武王以諸侯身份舉兵攻伐天子,又有何道義可言?”

    他先是一愣,繼而道:“隻因商紂無道,所以武王伐之。是以,當是義兵也......”

    我深深搖了搖頭,從父親膝上跳下,端正站在父親麵前,小臉上滿是堅定:“可見義兵之說,非兵也,將也,而在其號令者。所以兮兒覺得,與其修習兵道,不如學習王道、霸道。蓋因王道霸道者,才是日後使得天下太平之惟一道!”

    他不可置信的看著我,眼裏神光微閃,第一次不再將我當成一個孩童,而是一個足以與他品評天下的大人,認真問我:”兮兒且說自己想法,如何才能令天下太平?“

    ”亂世出聖主,若有君主能使得天下歸一,何來如今這般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和利益衝突?這便是仲子老先生所雲:君子治治,非治亂也。“我不假思索的回答完,順勢肯請父親許我前往鸞鳳山,拜法家仲子為師,父親不置可否,隻目不轉睛看著小小年紀的我,既歎謂,又惋惜,久久沉默......

    而那一年,我七歲。

    回憶的大門因為眼前這熟悉的一幕打開,閃念之間又關閉。

    放緩步伐,沒有一絲聲響在父親身後站定,他瞬間回頭,看到我,帶著一臉慈愛的笑容。

    “兮兒,終知倦鳥歸巢矣!”歎罷,一連串大笑,依然風采如舊。

    我卻紅了眼,噗通一拜,“子兮不孝,累及父親一世英名,數十年功勳卓著毀於一旦!且父親再無機會縱橫馳騁沙場之上!”凝噎半響,深深拜倒,額便重重砸在鵝卵石鋪就的甬道之上,“女兒自責、痛苦之情無以複加,萬請父親責罵!”

    斂去笑意,父親注視我,一如當年那般默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