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江河畔的歲月

正文 第一章別人家的孩子(1/5)

    我曾經默默無語、毫無指望地愛過你

    我既忍受著羞怯,又忍受著嫉妒的折磨

    我曾經那樣真誠、那樣溫柔地愛過你

    ……

    普希金《我曾經愛過你》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車窗像少女般溫柔的唇在我臉上練習溫存時,雲貴高原上一列奔馳的列車載著我又一次駛過那座小城。在長鳴的汽笛聲中,思緒像一雙溫柔的手輕輕拂去記憶上的塵埃。我在熱淚盈眶中緬懷那些過往的時光片段,漸漸的,那些淩亂的殘憶竟清晰了起來,清晰得就像昨天剛剛發生的一樣。不,清晰得就如正在發生一般。我感覺自己了無分量,就像做夢一樣飄了起來,而她的臉就那樣清晰地出現在我的淚光裏。

    2003年,我終於不負眾望考進了市裏的那所高中,實現了多年的夙願。不,也許那根本就不是我的願望,可我又想不起來自己從小的願望是什麽。或許早就已經注定了長大後要像現在一樣沒有方向地流浪著,所以也就無所謂願望或者理想什麽的了。

    不論怎麽說,我確實是考進了市裏的重點高中,這讓我既感到興奮,又感到失望。興奮也許僅僅是因為自己做了一件雖然現在看來無足掛齒的事情,可在當時卻足以美麗那些虛榮心極度膨脹的年齡,而失望則是因為現實與想象的世界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大到令人感到有點窒息。

    市重點高中並不如想象中那麽恢弘、豪華,相反卻樸素得有些過分。不過我想,教育機構本就應該樸素。而且,據我所知,世界上很多的名校之所以成為名校,並不是因為基礎設施有多麽的出眾。學校從原始社會後期隻是個專門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特殊場所,發展到今天成為有計劃、有組織,可係統化的教育機構。雖然期間對學校的叫法不一,但學校的功能並沒有改變,目的都是為了培養出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換句話說,一所學校的好與差,應該更看重其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而不是表麵化地看學校的基礎設施。如果一個學校不能培養出人類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那麽就算是基礎設施再豪華,也會很快就被人們所遺忘。這就好像一個人,如果隻是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那麽早晚會被歲月所嫌棄,就算用盡世上最堅固的東西來鐫刻,也成不了永恒。

    當然,這也許是因為我太過孤陋寡聞才會有如此粗俗的觀點吧!

    學校隻設高中部,分為實驗班、a層次班和b層次班。不知道這是為了便於管理,還是因為師資有限,也有可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集中力量來展開教學工作吧。畢竟對一個高中學校來說,既然是重點中學,每年的升學率才是最具分量的宣傳資料。

    說到宣傳,市一中做的很是與眾不同。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絲毫不張揚,卻更讓人充滿好奇與期待。

    學校圖書樓旁邊有個布告欄,做得跟展覽櫃一樣。裏麵的東西雖然經常換來換去,但不論怎麽換,給人的感覺那就是個對外宣傳的窗口。除了高考前的一段時間,布告欄裏貼著全國各大高校的基本信息,其他的時間裏,要麽是本校學生的獲獎作品,或學校老師的優秀事跡,要麽是每年本校學生考取大學的情況。

    高三年級的學生,每年在高考前都要上交一張照片,尺寸很大。如果能考取本科院校,那你的照片就會被貼在布告欄裏,照片下方是名字,旁邊則是考取的學校名稱。

    經常有一些社會上的人進到學校裏來。這些人很多都是從一中走出去的學生,回到母校,在每一條熟悉的小道上漫步,很有懷舊的情愫。還有就是一些學生或家長進來想了解一下一中,雖然這很可能對他們並沒有什麽實質上的幫助。

    學校裏園藝最美的就是布告欄所在的地方,因此,很能吸引人。每一個經過那裏的人,都會站到布告欄前麵看看,有的懷著想了解一中的目的,也有的隻是隨便看看。久而久之,布告欄就成了學校對外宣傳的窗口了,尤其是布告欄裏本校學生每年考取學校的紅榜,展期最長。

    進校之後沒多久的一天,我在紅榜前駐足良久,布告欄裏的每一張照片看起來都像我的,卻又感覺很遙遠。尤其當想起了新生分班的情況以後,我更是覺得,自己與布告欄裏的夢想好像永遠隔著一場夢的距離。因為除了成績特別優異的學生進實驗班以外,其餘的莘莘學子都為了能夠更圓滿地完成學校擴招計劃的任務。

    誠然,我也是擴招項目的功臣之一。

    雖說是功臣,可我卻感覺不到一絲的自豪,反而感覺脖子上好像是掛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炮灰”。牌子很沉重,沉重得讓我既不敢大喜,也不敢大悲,隻能循規蹈矩地過著小心翼翼的生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