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存密碼

正文 第11章 怎樣運動才健康?(1/5)

    生命在於運動。從生命呱呱墜地開始,就要注重身體鍛煉,從青少年直至步人中年以至暮年,都應堅持運動不間斷,讓運動伴隨著生命的進程,使生命的“爐火”燃燒得更旺,生命的活力更強大。

    不同年齡階段可選擇不同形式的運動。不同年齡階段可也可獲得不同效果。科學的運動可以鍛煉你的心肺功能,使你的肌肉和骨骼更加強壯,更重要的是,通過鍛煉,可以愉悅人的心情,緩解壓力,驅散憂愁。但是運動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促進健康,用不好則有損健康。在生活中不是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嗎?因為運動導致猝死,因為運動導致骨傷,因為運動導致冠心病加重……因此,就你的個體情況而言,選擇什麽樣的運動方式、運動時間、運動強度等等,就成了你必須關注的事情。

    科學評價自己的身體活動能力

    為了更有效地讓普通人在參加健身鍛煉前,了解自己身體活動能力的強弱,部分歐美學者提出了一個簡單評估模式,即活動指數。該指數從鍛煉強度、持續時間和鍛煉頻率三個方麵,對個體平時參加鍛煉的基本情況進行評估,以便人們知道自己需要參加多少運動。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每天的活動,計算出自己的活動指數:總分=鍛煉強度得分×持續時間得分×鍛煉頻率得分,以此來了解自己的身體活動能力,並根據結果,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

    活動與鍛煉模式的選擇

    研究證實,中等量的身體活動和鍛煉,對促進健康的作用最明顯。中等量的活動是指每天能消耗150千卡能量或每周消耗1000千卡能量的運動。從事這樣的活動能夠使50%的人明顯降低心髒病的發病率,30%的人減少高血壓、糖尿病和腫瘤的發病率。所以,美國運動醫學學會推薦了一個簡單的鍛煉模式,即每周至少進行3次、每次30分鍾、強度適中的體育鍛煉或身體活動。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低強度長時間的鍛煉模式或高強度短時間的鍛煉模式。

    不同鍛煉方式對健康的影響

    健康狀況的好壞是保證人們完成身體活動的基礎。人們在選擇鍛煉項目時,應該重點考慮該活動是否具備改善心肺功能、肌力和肌肉耐力等功效;同時,還應考慮其是否具有降低心髒病、腫瘤、高血壓、骨質疏鬆等慢性疾病的功效。目前值得推薦的活動是有氧運動。

    運動處方

    體育鍛煉作為強身健體的一種非藥物手段,越來越受到隨著生活、學習和工作壓力的日增,每一位國人都承受著一定的身體和心理上的壓力,如何緩解這種壓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製訂一個適合於自己的運動處方。運動處方是1969年由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並得到國際公認的一種健身方式,是指導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科學體育鍛煉的重要手段。

    運動處方一般分為治療性、預防性和健身健美性3種。其中治療性運動處方最好由專業醫生或體療師製訂,後兩種處方的主要目的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運動能力,可以根據自身的體質和健康狀況自行設計。

    1、明確健身目標

    鍛煉者首先應該明確自己鍛煉的目標是什麽,是想減肥、練身材、增強體質,還僅僅是為了交朋友擴大生活圈?然後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健康狀況製訂適宜的運動處方。

    2、確定運動項目

    運動項目不同,健身效果也不同。健身目標確定以後,就可以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了。選擇運動項目時,要充分考慮實施的可能性(例如器材、環境因素等),因為運動需要持之以恒。一般比較有效的運動項目或鍛煉方式有3種基本形式。

    (1)耐力性(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是運動處方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鍛煉方式。以有氧代謝供能為主的運動形式。在有氧代謝狀態下做運動,通過運動達到消耗機體多餘的脂肪,達支減肥健身目的就是有氧運動。有氧運動主要是通過長時間進行耐力運動,使得心(血液循環係統)肺(呼吸係統)得到充分有效的刺激,提高心、肺功能,從而讓全身各組織、器官得到良好的氧氣和營養供應,使機體維持最佳的功能狀況。

    有氧運動的鍛煉時間一般應大於15分鍾,最好是(30-60)分鍾。常見的有氧運動項目有步行、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樓梯、遊泳、騎自行車、跳繩、劃船、滑冰、滑雪、球類運動、有氧健身操等。

    進行有氧運動時,心率一般應在130次\/分鍾為最佳。有氧運動的特點是強度低、時間長、不中斷、有節奏。

    (2)力量性運動。力量性運動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改善神經肌肉協調性、增加關節靈活性,一般對於神經麻痹、骨質疏鬆和關節運動障礙的人比較適用。據研究,適宜的力量刺激對延緩骨質疏鬆發生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力量運動一般包括被動運動(通過輔助設施鍛煉)助力運動、免負荷運動(在減除肢體重力負荷的前提下進行主動運動,如在水中運動等)主動運動和抗阻力運動(利用各種力量練習器進行)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