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拍情景喜劇開始

第四百七十章 火得一塌糊塗的《琅琊榜》(1/4)

    在世紀初左右,國內曆史正劇還是有一定市場的,特別是很多帝王傳奇的電視劇,成績口碑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但是後來受到各種各樣的衝擊,曆史正劇的市場越來越狹小。

    最低穀時,除了央視和廖廖幾個公司,幾乎沒人去拍曆史正劇。

    其實說起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錢鬧的………

    一部曆史大作,得有明星撐場子、得有場大場麵、大布景、多群演、還得有不計其數的精致服裝道具,劇本劇情設計也要水準之上。

    所有的一切加起來,毫無疑問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即便有些影視公司可以拿出這個數字的資金,關鍵是誰也不能保證這個項目會爆。

    彼時娛樂圈高速發展,偶像劇、都市、言情劇大行其道,而這些項目需要的資金數量是要遠遠低於曆史大作的。

    打個比方,一邊是兩億投資的曆史大作,前景不明,一邊是兩千萬的言情劇,有可能小爆一波。

    前者要是賠了,兩億血本無歸,後者要是賠了,可以再賭九次,哪怕倒黴,也能有一半項目有所盈利吧。

    一個正常的商人會選擇哪種,不言而喻。

    在大概10年之前,所謂的大製作是指的投資 大場麵 多明星 劇情格局,10年之後,大製作的衡量標準是投資 明星,了不起再計算個特效。

    流量模式成為了影視圈的根本,幾乎沒有幾家公司會去認真的磨劇本、抓演技,一點點的搞服化道布景。

    山河能從一幹影視公司殺出來,一是他們做的確實優秀,二是其他影視公司做的太爛。

    致使山河在影視圈一枝獨秀,稱王稱霸………

    同樣的,這樣的環境也極大壓縮了曆史正劇的成長,近些年,曆史正劇的數量產出極低。

    絕大部分都是掛著曆史正劇的名號,以某個曆史人物為主角,表麵是訴說人物傳奇,實際上就是瑪麗蘇戀愛劇。

    上下五千年的,從伏羲、軒轅開始,秦始皇、楚霸王、劉邦、劉秀、曹家父子、楊堅、李二、武則天、姓趙的,姓朱的,姓孛兒隻斤,姓愛新覺羅………

    但凡是有點名氣的皇帝和名人,讓糟蹋了一小半。

    後來某局抓得嚴了,知名度太高的人物朝代不敢拍了,就玩命折騰冷門朝代。

    南北朝和五代十國,曆史戰亂最頻繁、百姓最悲苦的兩個時期,人如草芥,赤野千裏,讓他們拍的風花雪月,唯美浪漫,男女主天天特麽的談戀愛,組cp,仿佛人間天堂。

    真想讓他們穿越過去體驗一下生活,等餓得連樹皮都啃不著的時候,就沒心思談戀愛了………

    ………

    這樣的創作態度以及各種掛羊頭賣狗肉,讓無數觀眾寒了心。

    現在,很多觀眾聽到片方宣傳是曆史正劇,直接送上兩個字——嗬嗬。

    當然,這是針對普通影視公司,對於質量一向有保證的山河,大家還是普遍抱有支持和期待態度的。

    所以在《琅琊榜》打出架空曆史正劇,很多人還是挺買賬的。

    一來是相信山河,二來就是導演孔勝,《大宅門》和《大染坊》兩部時代正劇,打響了他的名號,被譽為現在正劇導演的代表人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