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新聞實務

第七章 “傳統”新聞采寫與旅遊新聞采寫之比較(4)(1/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七章 “傳統”新聞采寫與旅遊新聞采寫之比較(4)

    ● 簡潔

    簡潔明快是消息語言的本色。簡潔就是要讓讀者在有限的語言符號內,花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怎麽來做到簡潔明快?

    - 下筆時要精心推敲,字斟句酌,意惟其多、字惟其少。如:

    寶寶的名字叫“高速”

    昨天上午,臨海市的孕婦汪女士乘車返家途中突然要分娩,紹興高速交警支隊聞訊後迅速用警車將其送往醫院。汪女士在警車裏平安產下一名男嬰。為感謝高速交警,夫妻倆給孩子取名“陳高速”。

    - 寫作時,要反複修改,反複推敲。可有可無的字句堅決刪去,“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

    立異二月花。”能用一個字表達的,決不用兩個字;能用一句話表示的決不用兩句話來說。

    - 寫作時盡量用短句子,短段落。

    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是快(吸引力)、明(了解)、好(感覺)。所以,沒有吸引力的長句,要花很長時間去琢磨的文章是不願意看的。例如:埃及一客輪發生泰坦尼克號慘劇的消息報道。雖然事件很大,但是報道的原則基本上都按照消息的語言要求來進行的。如果象寫通訊或報告文學那樣的話,會很生動,但現代人沒有那樣的時間來看,隻能用連續報道的手法來寫。如下文:

    冬衣暖人心

    他們有沒有衣服穿?有沒有東西吃(6字)?昨天清晨的大雪,讓杭州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很擔心。隨著杭州雪天救助工作應急預案的啟動,由民政、公安、城管等部門100多名幫扶救助人員組成的小分隊(20字),開始在街頭、巷尾、橋底、地道等展開拉網式巡查,為流浪乞討人員送去冬衣和食物,並勸導和護送他們到救助站。

    ● 通俗

    這是新聞作品最重要的要求,所有的文字作品中,沒有哪種作品再像新聞作品那樣擁有廣泛的讀者。上至高官、下至貧民,不管文化程度高低,也不分年齡性別,所有的人每天都和新聞打交道,我們寫新聞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明白,所以,通俗的問題非常重要。怎麽做到通俗?

    - 遣字造句要雅俗共賞  少用讀者感到生疏和生僻的字;少用半文半白的詞語;多用符合讀者口味的句式。

    寫文化底蘊深厚,景點曆史悠久的旅遊新聞時特別要注意,一定要處理好這些問題。

    - 處理好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語言,做好“翻譯”工作。“傳統”新聞報道中常會涉及到很專業的報道。如:汽車製造、工業管理、新興技術應用等等。

    - 盡量采用群眾口語中新鮮活潑的語言,但不能亂用方言土語。

    春節晚會上關於這個問題的爭論很多,為什麽東北方言可以用而南方方言不能用?這裏就有一個誰更符合規範的問題。雖然是方言,但它必須符合現代漢語標準音的規範要求:“以北京語言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現代漢語詞典》第989頁商務印書館2001年出版 北京新華印刷廠印刷)由此分析對照,趙本山的東北語言節目能夠占據春晚舞台、甚至走紅大江南北的優勢和原因就明了了。

    ● 生動

    中國人常用這樣的文句來讚揚文采飛揚的好文章:“妙趣橫生、妙語連珠”。消息寫作同樣有這個要求,看了使人過目不忘,印象深刻且精神愉悅。如何做到生動?

    - 多用動詞 動詞是語言表達中最生動、最活躍的因素。在現代平麵媒體的新聞寫作中,動詞的運用特別重要。電視、廣播、網絡新聞的衝擊力,報紙本身的照片運用,使得文字新聞的“動感”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要想方設法讓文字新聞活動起來。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