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新聞實務

第七章 “傳統”新聞采寫與旅遊新聞采寫之比較(2)(1/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七章 “傳統”新聞采寫與旅遊新聞采寫之比較(2)

    ● 觀察的技巧

    知道了觀察的作用而沒有正確的觀察方法和一定的觀察技巧,觀察的效果還是會受到影響的。因此,觀察的技巧很重要。下麵介紹幾種觀察的方法:

    - 有目的的觀察

    記者在觀察時,一定要有明確的觀察目的。特別是觀察那些自己並不懂行的事物時,記者不可能萬事通曉。如:神州5號升空、國家財稅政策變革的原由及利弊等等。因此,要多聽:聽專家們怎麽看、怎麽解釋、怎麽評價;要多看:看現場所展示的文字材料和圖片;要多悟:聽到了,看到了,在心裏構架一下它們之間的關係、體係、特點、作用和意義;要多問:經過了前麵幾道程序後,仍有不明白的,就要不恥下問,向專家權威請教,求得素材收集的準確無誤,以保證報道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 選擇好觀察的最佳時間和空間

    如對政府辦事大廳公務員服務態度好差的觀察,就要選在周一和周五的下午,因為周一是上班第一天,前來辦事的人非常多,態度好差一目了然;周五下午,即將結束一周的工作,疲勞和即將到來的周末都會影響到公務員的工作態度。這就是最佳的觀察時間和空間。類推其他行業問題的觀察時間和空間選擇原則也是這樣。

    - 觀察要有敏銳的“新聞眼”

    這個敏銳的新聞眼,就是指能觀察到“富有特征的事物”。在新聞現場抓住了富有特征的事物,認識、反映、報道的新聞核心就抓到了。

    - 抓好的細節

    “細節成就完美”。一個好的細節,往往勝過大段的描寫、陳述和大篇的議論,它能直接、真實地反映出人和事的本質特征,因此,也最能打動人。所以,記者在觀察時要盡可能地去發現細節,獲取細節。

    ⑶ 傾聽

    善於傾聽,對記者來說很重要。傾聽可以幫助記者獲取更多的新聞素材,能夠獲得采訪對象的好感。心理學研究證明了善於傾聽對交流雙方都能建立起一種好感,彼此有種好的印象。同時,記者可以在傾聽的過程中,通過聽其言、觀其行,發現和獲得更多或更重要的新聞信息。當然,傾聽有一定的技巧。一般說來,有以下幾種:

    ● 注意運用目光語言、身體語言和表情語言,形成傾聽的自然氣氛。

    凝視的目光表示記者對對方的尊重和重視;前傾的身體語言,告之對方“我在認真地聽你講,請你接著說!”;微笑的表情語言,告之對方“噢,你說得很好。”目光的接觸、前傾的身體和讚賞的微笑,都能引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采訪對象在整個對話過程中始終捕捉不到記者的目光,看不到記者的任何反映,會使采訪對象局促不安、不知所措,從而失去繼續談話的興趣。

    ● 注意運用沉默。

    沉默在一定的場合下有其獨特的作用。這裏的沉默,是記者故意給采訪對象留出的一個回顧空間,讓對方對自己前麵所言內容作適當的反思和審查,看看是否有遺漏、講錯的地方。同時,記者的沉默給了采訪對象一個揣摩記者心理、補充新聞素材的機會,這時的補充會比記者急急忙忙再度提問客觀、從容得多,也重要得多。

    ● 注意表示“正在聽你說的”的反應。

    在傾聽采訪對象講話過程中,記者要適時地對采訪對象表現出“正在聽你說的”反應,如:“喔?”、“是嗎?”、“真的?”、“哇噻!”、“結果呢?”、“繼續往下說”等,以此來表示記者對談話內容的關注,這樣會使對方因自己的談話被關注和認同而感到高興。但是,要注意這種表示不能太多,太多了,會讓采訪對象思緒被打斷,甚至會使采訪對象產生錯覺:是否自己的回答有問題?繼而揣摩起記者的真實意思;另外,表示太多,會使采訪對象受幹擾,原先準備好的內容一下子亂了套,或者全忘了。一定要注意恰倒好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