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新聞實務

第四章 “傳統”新聞學的本質內涵及理論建樹(3)(1/5)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四章  “傳統”新聞學的本質內涵及理論建樹(3)

    洛寧縣委租房辦公調查

    縣委書記高維勳說:“對蓋黨政辦公中心的必要性、合理性,一直沒有懷疑過。”

    河南西部山區的洛寧縣,一個少有外來人口的國家級貧困縣,因為一篇意想不到的報道,而成了關注的焦點。

    省裏的乃至北京來的媒體……

    “租辦公樓成了新聞?”連街頭賣蒸肉的羅嫂都說,“沒想到。”

    ……

    報道引發的兩種討論

    事情得回到6月26日,……

    ……

    ……

    縣委書記談“租房辦公”

    事實上,2005年2月,高維勳走馬上任時,首先就遇上辦公樓的事。

    ……

    “我們無意炒作”

    如果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媒體關注,這座樓就將平靜地完工———2006年10月1日,預定的日期,縣委幹部們將平靜地搬回去上班。

    ……

    ⑸通訊中的新成員

    在當今的新聞實踐中,還有一些和通訊有千絲萬縷又交叉使用的文體,有專家把它歸為通訊之列。如果從選材的形象、報道的生動、形式的深入等角度著眼,可以把它歸納為:

    ● 特寫

    以電影“特寫”鏡頭式地“再現”新聞人物、新聞事件、新聞場景的形象化報道。

    ● 專訪

    對新聞人物、權威人士就新聞事件、社會問題等進行專門訪問的專題性報道。

    ● 新聞小故事

    取材於一人一事,情節緊湊、新奇,形式短小精悍的報道。

    ● 側記

    從一個側麵反映新聞事件或人物,由此及彼、由表及裏,進而反映整個事件或人物的報道,篇幅可長可短。

    ● 巡禮

    走馬觀花、大筆勾勒各種見聞、概況的粗線條報道。

    ● 花絮

    從細小方麵提供新聞事件的細節、鏡頭,隻配合、點綴新聞事件報道而不另外單獨發表的片段描寫。

    此類形式在兩會報道中經常會出現。

    另有“劄記”、“手記”、“目擊記”、“透視”、“觀察”和“對話”等文體,有學者提議也可一並歸入通訊。

    3、新聞評論

    新聞評論是對某一新聞事件或人們關心的某一問題的論述、分析、說理,用以直接表明作者和報紙編輯部的意見及主張,反映輿論和引導輿論,從而影響讀者的思想和行為。評論包括社論、本報評論員文章、短評、編者按語、雜文等各種體裁。

    評論的特性  一是鮮明的政治性;二是強烈的新聞性;三是廣泛的群眾性;四是嚴格的科學性。

    評論的要求  在說理論述上,論據和論點要統一;具體分析上,要虛實結合、結構嚴密,有的放矢;在文采上,要深入淺出,形象生動,情理交融,樸素精練。

    ⑴社論

    社論是報刊編輯部最重要的指導性言論,是新聞評論中最重要的體裁。它是報刊的旗幟和靈魂,不但直接代表報刊編輯部的意見,而且直接體現同級黨委的思想觀點和意見。它針對當前重大事件、重大問題、焦點熱點問題選題立論,集中反映黨和政府、團體對這些事件、問題的立場、觀點和主張,具有鮮明的針對性、指導性和政策性,是引導社會輿論和指導人民行動的有力武器。

    ⑵評論員文章

    評論員文章雖然不象社論那樣直接代表編輯部意見或同級黨委的觀點,但它同樣反映編輯部的觀點和意見,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它的形式有本報評論員、署名本報評論員文章和特約評論員文章。

    ● 本報評論員  由本報評論員撰寫以本報評論員名義發表的文章,不署作者姓名,以體現編輯部的立場觀點為主。例如:

    論 創 新

    本報評論員

    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生生不息的動力;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曆史的召喚。 ?

    深刻理解創新,努力實踐創新,必將為我們的時代譜就更加華美的樂章。

    創新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勇於創新並善於創新,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就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

    ● 特約評論員  特約評論員文章是評論員文章的一種特殊形式,“特約”兩字,是為了加重評論作者的身份,表明其為所評論問題方麵的專家或重量級人物。所寫文章不象一般評論員文章那樣選一個側麵,談一個問題,而是多側麵、成係統地全麵論述,講究論證的嚴密性和係統性。

    例如: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頭版顯著位置刊登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石激起千層浪,新華社、《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紛紛轉載,一時間全國上下掀起了學習高潮,並在全國引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對真理標準問題展開了大討論。該文的作者是南京大學教師胡福明,文章先前發表在《理論動態》上,《光明日報》於5月11日以本報特約評論員的名義公開發表。

    ● 署名本報評論員  以個人名義撰寫代表編輯部觀點和意見的評論文章,同樣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如下文:

    誠信為立身之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