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體驗的性質與結構(精)

3 研究設計與實施(2)(2/2)

    第九章為理論探討,是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礎上,利用遊記資料,對旅遊體驗理論進行多方位的探討,進一步驗證和發展旅遊體驗相關理論。

    第十章為結論、創新與反思。首先對本研究的基本結論進行歸納,然後根據研究結果,闡述本研究的創新之處。最後為反思與建議,主要對本研究進行若幹反思,並做幾點補充說明。

    3.6 研究效度與信度

    因受收集資料、分析工具與研究者或被研究者的主觀性等方麵的影響,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常常被人質疑。對此,桑德羅斯基(Sandelowski,1986)認為可經由建立研究的確實性(credibility)、可轉移性(transferability)、可信賴性(dependability)及可確認性(confirmability)四項指標,來建立質性研究之信賴價值。(Sandelowski,M..

    Second of life: The development of a construct. Journal of Aging and Health

    Development,

    Vol.47,1986,Feb.:81-104.)陳向明(1999)認為質性研究一般不需要討論信度問題,重點要解決的是“內部效度”問題而不是“外部效度”問題。(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388-408.)

    本研究主要通過“三角校正”(三角校正在1978年首次引入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其基本假設是:“任何一種資料、方法和研究者均有其各自的偏差,三角校正不在於內容的真實性如何,而在於不同的人所呈現資料的意義,所以三角校正的目的是在尋找豐富的事情維度,不同的資料來源會有不同的維度,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時空情境中是否仍具有相同的意義。)(triangulation)來提高效度。三角校正通常有四種方式,分別為理論三角交叉校正法、方法論的三角交叉校正法、研究者的三角交叉校正法和資料的三角交叉校正法。本研究以後兩者作為主要方法。

    首先,本研究采用資料三角交叉校正法,即采取一組以上的資料來源,相互支撐和印證。本研究雖然以遊記資料為主,但同時輔以觀察資料和訪談資料。顯然,多重資料的使用會增強資料主體間相互的效度檢驗。同時,為增強遊記資料的可信度,研究者還對遊記的真實性進行了驗證。

    其次,本研究使用了研究者的三角交叉校正法。在研究過程中,對遊記文本的編碼和詮釋都是經過團體討論的方式進行的,研究團隊共四人,整個編碼過程和詮釋經過多次討論,確定是否存在誤解或過於主觀的問題,最後取得一致意見後,才加以使用,以減少個人的主觀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