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體驗的性質與結構(精)

3 研究設計與實施(1)(1/5)

    3  研究設計與實施(1)

    質的研究重在透過當事人的眼睛描述生活世界中所發生的一切現象,所反映的事實是透過所有事件交互串聯而成的。

    ——布萊恩Bryan(1988)

    質性研究可以呈現個人如何建構他的體驗和引發回憶,並且可以擁有豐富的回應指出影響因素。

    ——林肯Denzin & Lincoln(1994)

    質的研究本質上是歸納的,它們企圖要發現,而非驗證。

    —— 黛博拉Deborah(2000)

    研究設計的目的在於幫助研究者厘清研究的框架、方法與過程。(陳向明,朱曉陽,趙旭東.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評論[M].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165.)本章對此進行闡釋,具體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為研究問題,主要通過預研究來進一步提煉本研究的關注點和主要研究問題;第二部分闡述本研究所采取的研究取向和途徑,並解釋其選擇的依據;第三部分介紹本研究的基本過程,包括研究資料的收集與選擇,研究資料的分析與處理方式;第四部分闡述成文方式和內容結構;第五部分對研究信度進行說明。

    3.1 研究問題定位

    在緒論中的問題意識部分,研究者初步確定了本研究的基本構想。概而言之,本研究關注的是遊客對大連的體驗,旨在通過分析遊客的體驗,一方麵發現大連旅遊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麵,試圖在旅遊體驗的理論研究方麵有所收獲,進一步驗證、豐富和完善旅遊體驗的理論。

    在研究之初,針對上述構想,筆者進行了小範圍的預研究。研究資料取自專業旅遊網站——同程旅遊網,對該網站旅遊博客公開發表遊記中的大連部分進行了收集整理。筆者從中摘取了13篇內容較為豐富的遊記文本,並和其中的5位博客遊記提供者進行了網絡互動,其中有2位確認該遊記為其所原創,3位為轉載他人之遊記。通過網絡交友,筆者對這些博客進行了深度訪談。訪談發現,這些博客對旅遊和遊記具有濃厚的興趣,他們對大連持有良好的意象,也關注大連的各種信息。在網上衝浪時,見到大連遊記往往就載入自己的博客。其中有兩位是在從大連旅遊回家後,想寫些大連遊記作為紀念和自我展示,但拿起筆來卻不知如何成章,且文思狹窄,文筆枯澀,於是瀏覽他人所作,找到與自己有同感者便轉載,以紀念大連之旅。也有一位從未到大連旅遊過,但對旅遊十分感興趣,也十分喜歡大連,與大連有著較深的情結,就隨意地轉載大連遊記。無論是原創,還是轉載,這些遊記都真實地記錄和再現了遊客在大連旅遊的所見、所聞和所感,不失為研究旅遊體驗的好材料。

    在多次閱讀這些遊記文本的過程中,筆者發現,遊記中所呈現出的旅遊者主要為自助遊客,隻有少數為團隊遊客,這說明自助遊這種形式會給遊客帶來深刻而豐富的體驗,能夠觸動其敏感的神經。同時,不同遊客對大連持有不同的意象,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其來大連旅遊之動機與行為。遊客自身屬性(如性別、年齡、居住地等)與其在大連的旅遊行為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在旅遊過程中,遊客總是將眼光投向那些與日常生活不同的事物,並在內心總是將大連與家鄉和其他地方進行比較,由此產生了各種形式的認同。筆者也發現,即使在大連旅遊中遊客遇到了不愉快的事,但這些記憶往往都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轉化成淡淡的,甚至美好的回憶,這說明旅遊體驗隨時間的變化將有一定程度的升華。

    當然,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和自己事先預想的有所不同。在筆者的設想中,這些遊客多采用自助遊,因此在住宿、交通等方麵一定會有很多不便,甚至遇到很多困難,這將大大降低其旅遊體驗的質量。結果發現,這些自助遊客能很好地麵對這些不便和困難,並感覺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旅遊經曆,從中獲得了與眾不同的體驗。

    通過預研究,加上對相關文獻的研究以及個人的思考和感悟,筆者進一步明確了要研究的問題和幾個與之相關的概念,具體界定如下:

    1.遊客在啟程之前,對大連所持有的意象如何?其主要動機有哪些?

    2.在大連旅遊過程中,他們關注於哪些方麵?在關注中獲得的主要感受有哪些?換言之,遊客對大連的凝視集中在哪些事物上?凝視中獲得了哪些體驗?

    3.自助遊客在大連的旅遊消費行為有哪些特征?遇到了哪些問題和障礙?他們會采取什麽策略?並從中獲得哪些感悟?

    4.自助遊客在旅遊過程中的人際互動有幾種情況?不同形式的人際互動會帶給遊客哪些體驗?

    5.在大連旅遊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反思,建構起哪些形式的認同?

    6. 在旅遊結束後,遊客感覺自身發生了哪些變化?在回憶中,旅遊體驗將發生什麽樣的變化?

    上述問題都是從遊客的角度,按照旅遊經曆的時間曆程而提出來的,目的就是要從遊客出發,來呈現他們的旅遊經曆和體驗,這也正是現象學的基本精神“麵對實事本身”(倪良康.麵對實事本身[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3-8.

    )的一種體現。(現象學的精神通常有三種表述,分別為“回到事情本身”、“麵對實事本身”和“朝向事情本身”。)

    在上述具體問題中,從理論研究的視角來看,實際上包含了7個基本概念,分別為意象、動機、凝視、認同、消費、互動、回味。就理論研究而言,筆者認為這7個概念是研究旅遊體驗的核心概念和範疇,並在時間上形成了旅遊前、旅遊中和旅遊後三個相對完整的時段。在這7個核心概念中,關於旅遊意象、旅遊動機、旅遊凝視、旅遊消費、旅遊互動(或旅遊交往)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理論體係,而旅遊認同、旅遊回味卻鮮有人進行深入研究。有鑒於此,本研究嚐試圍繞這7個概念範疇及其相互關係的探討,試圖構建出若幹理論命題,並對旅遊體驗理論進行探討。

    此外,在實踐層麵上,借助於遊記文本,本研究期望能夠發現自助來大連遊客的旅遊動機和消費行為特征,在大連旅遊中遇到哪些障礙以及行動策略,進而為發展大連自助遊提出一些建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