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小棄婦

第44章 春心蕩漾(1/2)

    葉常順抽了個時間和葉常安商量了一下分家的事。這事兒還是由他提出來比較妥當,一來他是兄長,話語權高些。二來,那胡氏針對的是二房,由受害者的立場提出分家,更合情理。

    三日後葉常安有休假,兄弟倆商議後決定那日再將此事擺到明麵上來。

    卻沒想到,在那之前,又發生了一件事。

    李家來人了。

    李夫人用心狠毒,一門心思想要害繼子,事情敗露衙門挨個傳話,李家上下都逃不過。

    李掌櫃近兩年對自己這位繼室也頗有幾分認知,但是沒想到她竟惡毒至此,震驚之餘便是憤怒,當場就寫了休書。從此她與李家,再無關聯。

    雖這事兒葉家是受害者,但合謀者也是葉家人,兩相一抵,李掌櫃對葉家並未有太多感激之情,出了府衙之後,也就是口頭上象征性的道了聲謝。

    那位從京城來的,不知何來曆的方公子大約是看不過去,指著葉錦夕道:“今兒個要不是這姑娘當街攔人,你李家一個強搶民女的罪名可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還有你家大公子,要不是人家姑娘聰明,看穿了你那繼室的心思,當時就逼得那護院出實情,上了公堂還不定怎麽折騰,你兒子也難保不會留下汙名。如此大恩,的確是該銘記於心。”

    李掌櫃臉色憋得通紅,看出對方非富即貴,不敢得罪,訕訕應是。對著葉常安一家三口再次鞠躬致謝,並表示改日一定登門拜訪。

    本來葉錦夕以為他的隻是場麵話,沒想到時隔多日,竟真的攜子登門了。

    彼時葉錦夕正在教妹妹識字。

    葉錦麗平日裏貪吃好玩兒,趙氏寵著她,卻沒耽誤對女兒的教導。女子不入學堂,大富人家都是請學究上門教學。放在鄉下,就沒這個條件了。趙氏就隻能自己教,從最簡單的開始。

    光識字還不行,得會寫。

    可筆墨紙硯貴,葉錦麗又是好玩兒的性子,拿著筆寫著寫著就容易亂劃。

    他們家雖然吃穿不愁,但也遠遠比不上人家高門大族,不在乎那點子筆墨費。於是葉錦夕便給她製了塊木板,打磨得光滑,以燒黑的木炭為筆,還可重複使用。後來發現丫頭實在是太調皮,每每都把炭灰抹得到處都是,都得換洗衣服。後來葉錦夕又想了個法子,用木板圈一成泥土做板麵。再折一截樹枝,削尖一頭作為筆,這樣拿著方便還好使。

    又怕她會傷著自己,所以葉錦夕有空就盯著她寫。

    李家父子就是這時候來的。

    外男拜訪,女眷是不宜見的,本來該由一家之主的葉常貴招待,但李家主要感激的對象是三房。而受害人,又是二房的葉錦紅,所以兄弟三都在堂屋坐著。

    李掌櫃不是空手而來,他還帶了禮物。

    “…我忙著打理生意,忽略了內宅,不成想那婦人如此狠毒,險些鑄成大錯,乃我治家不嚴之過…”

    生意人,總是愛些場麵話,又好麵子,喜歡學讀書人那一套,氣話來還文縐縐的。

    葉常貴和葉常順一個聽不習慣,一個對李家人沒好感,都沒吭聲,葉常安隻好擔負起應付他的重任。

    “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望莫嫌棄。”

    原本他想直接送金銀的,但他的兒子,葉家也是有讀書饒。但凡讀書人,多少都有那麽幾分清高,不太喜歡把黃白之物擺到明麵上來,太過俗氣。所以他換成布匹,首飾,以及他家的胭脂‘錦燕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