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浪漫往事

正文 第2章 平淡愛(2)(2/4)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丫頭和小子的相遇

    丫頭和小子相識,純屬偶然。

    那一年,丫頭在部隊當兵的表哥托戰友帶禮物給丫頭,戰友的姐姐和丫頭同一個城市。丫頭去戰友姐姐家拿禮物時,被戰友的家人看上。就托人來給丫頭說。

    雖然丫頭長得不是閉月羞花,但還對得起觀眾,當時的丫頭,正為自己失去相戀五年的軍人朋友而痛苦。麵對著張家阿姨的介紹,李家姐姐的保媒,還有給丫頭寫信的,寫詩的,說喜歡丫頭的,丫頭正煩得不行。

    看那小子長得還蠻英俊,聽說他十七歲當兵,跟著首長五年啦,丫頭稀裏糊塗就答應和他通信了,結婚以後丫頭才明白,其實,丫頭喜歡的隻是那草綠色的軍裝和那共產黨員的稱號。

    通信才三個月,就麵對了反擊右傾翻案風的那一場政治鬥爭,首長轉業了,當警衛員的小子也要離開部隊回家鄉。當時,那小子老給丫頭打長途電話,讓丫頭答應和他結婚,他就可以安排到丫頭工作的城市,因為小子是孤兒,家中隻有養母,還住在姐姐家。

    才認識三個月,丫頭還不了解他,丫頭才不答應呢。不久後,小子他們就離開部隊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丫頭的表哥想去丫頭家,就在火車上裝肚子疼,帶隊的領導怕出事,就讓小子陪丫頭的表哥在丫頭家的那個城市下車了。而丫頭,在另一個城市,完全不知曉。

    小子第一次去丫頭家,兩手空空,後來小子告訴丫頭說,如果送多了東西,丫頭的父母會說他傻,如果送少了,會說他小氣,幹脆什麽也不送,蠻聰明的選擇。

    小子回到他姐姐家,立刻就來找丫頭,說,我們結婚吧。

    丫頭想,也算和他通了信,現在他回鄉了,如果不答應,不就成了見異思遷的人嗎,再說,工人和農民之間也沒有一道萬裏長城,結婚就結婚吧,和誰不是結啊。

    於是,在單位開了證明,給父母寫了一封信,傻傻的丫頭就被那聰明的小子帶去了一個遙遠遙遠的小山村。

    一棟小小的房子,一半瓦房一半草屋,家裏收拾的很幹淨,貼滿了喜字,門前一個大大的院子,一個小小的水池,清澈見底,房後是茂密的森林,房前不遠處有一個大大的水塘,非常美麗的山村風景。

    第二天,丫頭跟著小子去民政部門打結婚證,被告知,丫頭的父母已經來了數封電報,不經父母同意不能給結婚證的。

    丫頭一下子真傻了,在丫頭心裏,父母是最開明的人,從來都沒有想過父母會反對的。於是,丫頭領著小子去了在縣城當老師的姑姑家,因為奶奶在那兒。

    奶奶對長孫女疼愛有加,隻要孫女兒喜歡的她就喜歡,奶奶說,隻要人好,當農民有什麽關係,都是勞動掙飯吃,奶奶同意啦。

    帶著奶奶的聖旨,丫頭和小子決定先回家去見父母。回到家,父母對小子說,這位同誌你走吧,我們不認識你。你的禮物拿走吧,我們家不缺啥。

    第二天,父母帶著丫頭,去了很遠很遠的一個山上,做了丫頭一天的工作,苦口婆心地把利弊關係說了個透透徹徹,可丫頭一句也聽不進去。最後父母問,你是聽父母的話,還是跟那小子走,如果你要跟那小子走,我們就不認你這個女兒啦。

    第二天,丫頭跟著小子走了,丫頭知道,父母不可能不認女兒,丫頭也知道,爸爸媽媽悄悄地跟在後麵,直到看自己上了火車才回家。

    聽說當兵回來的小子找了一個城市的姑娘,鄉親們好開心,準備大辦酒席,正用網在塘裏打魚時,被剛剛回家的丫頭看見了問,怎麽打這麽多魚呀,給你們辦酒席啊。丫頭不高興了,說,我不喜歡熱鬧,鄉親們蒙了,隻好把已經網上來的魚又放回了塘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