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行者無疆

第21章 無上天尊呐(1/3)

    十一點整,飛機到達鎬京機場,為了避免發生摩擦,嚇到人。高山不緊不慢地等著其他乘客全都走光,才最後一個下了飛機。

    走出機場,他在路旁四處看看,最後,眼睛在一輛大客車上定住,這輛客車上隻坐了一半的乘客,擋風玻璃前還貼著牌子;“樓觀台森林公園”。

    “就是你了!”高山邁動步伐,大大方方地走進了客車,在後麵的座位坐了下來,乘務員也沒看見他,他當然也就沒買票。

    半個多小時後,又陸陸續續的上了四名乘客,大客車緩緩發動,高山獨自一人坐在後麵,看著窗外的風景。

    話說他要去的這個樓觀台呀,本名樓觀,位於終南山北麓中部,是一個森林公園,也是中國道教最早的重要聖地,號稱“天下第一福地”。

    在公元前五百多年,尹喜為函穀關關令,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於是,老子在此留下《道德經》五千言,並對尹喜講解了幾天,然後飄然而去。

    不僅如此,終南山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是道士和尚、曆史名人的清修、隱居首選之地;西周的薑子牙、秦末漢初的四皓、張良、孫思邈……

    直至今日,到了現代社會,終南山也依舊保留著這個傳統,並且發揚光大了,漫山遍野的“隱士”多達五千多人。

    可能有些人不禁要問;古代人住哪都無所謂,但都到現代社會了,怎麽還多人要隱居?有高樓大廈不住,非得住山上?那即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燈泡,還不能買東西,吃的喝的住的一切都要自己動手,仿佛回到了原始社會。這樣活著還有意思嗎?難道他們都是遭受到打擊,產生遁世的想法,不想在現代社會呆著了??

    實際上,因病,因情,因累,所導致隱居的人隻有很少的一部分。

    更多的則是一些道士、和尚,這些修行人在遠離紅塵的終南山隱修。與群山為伴、清風為鄰,住陋屋、吃淡飯,完全放棄物質享受,獨自麵對寂寞和孤獨。以此磨練身心,視生死如呼吸一般。此乃;隱修者。

    除去大部分的隱修者和受到打擊而遁世的人,大概還剩下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認為;“君子亂世而隱”。這意思就是,社會太複雜,我不想和你們玩。

    最後一部分,她們是滌蕩精神者,想放慢前進的腳步,讓靈魂跟上來,是探究生命而錘煉精神者——說白了,就是大魚大肉吃膩了,覺得沒意思,想過點清貧的生活。

    如果你也向往這樣的生活,也完全可以在終南山上建一個小房,過上這種日子。政府默許你,並且,同樣在那隱居的其他人也會幫助你。“隱居”這個詞,在終南山,已經成了一種文化。

    而高山費盡周折,從大老遠的盛京來這個地方,當然不是為了隱居的,他是來取東西的……

    從鎬京機場到樓觀台森林公園大門口,一共一百四十公裏,大客車沿著高速公路快速開進,在下午兩點多,終於抵達目的地,高山依舊是作為最後一位乘客下了車。

    下車後,他也沒著急邁步,而是望向遠處的山丘、道觀,略有感慨:“變化真大呀,兩百年前哪有這麽多東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