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盤絲洞養蜘蛛

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神唯一,不可瞻仰(1/2)

    那是一條很狹窄但很熱鬧的街,兩邊開著各種各樣的小店鋪。

    有專治疑難雜症的小診所,有專賣民間秘方的藥鋪子,有賣狗皮膏藥的,有拔牙的。有剃頭的,有洗腳的……

    稱得上是琳琅滿目,花樣百出。

    中間的路很小,開不進一輛車,但因為進出的人多,電瓶車和自行車之間互相擁擠碰撞著,時不時還發生交通事故。

    當然這種事故是沒有警察來處理的,隻在當事人的罵罵咧咧中自然結束。

    如果雙方各不相讓,引來旁人的圍觀,那時候便是要比較誰的嗓門大了。

    但在這裏極少出現打架鬥毆的事情,因為這裏的人們都知道,四安裏雖然很少來警察,但卻是有秩序的。

    這裏的秩序和外麵截然不同。

    在外麵違法的事情,在這裏可以公然而為,但有些在外麵沒人管的事情,在這裏反而是不能做的。

    如果做了,就會受到秩序的製裁。

    這種秩序,讓他們既敬畏又害怕。

    這個秩序的背後有一個名字,九爺。

    ……

    從地圖定位上看那個手機號碼的主人已經離他很近了,但在如此繁雜的人流當中,林林山無法確定到底是哪一個。

    他慢慢地往前走著。

    前麵有一間小廟,有些人也把這種地方叫做教堂。

    在四安裏有很多供奉民間土神的淫祠,叫廟或者寺的多,叫教堂的也有。

    民眾是需要信仰的。

    失去信仰的人會失去生活的信心和遠望,性格善變,行為沒有規律,脾氣暴躁易怒,沒有自控能力。

    這樣的人難以管理。

    所以無論再怎樣講究科學和無神論為主流的社會裏,上層都會引導民間去信奉一些虛無而簡單的神。

    越簡單,越容易相信,越容易控製。

    在四安裏這樣的地方,尤其需要信仰。

    四安裏人們信得最多的是財神,因為四安裏貧困,財神可以給他們帶來財富。

    居住在四安裏的很多人一生的向往就是能夠搬出四安裏,但是完成這個願望的人並不多。

    隨著麻將會在納蘭城崛起以後,財神成了另一個人的代名詞。

    不過這對普通百姓的影響並不大,他們分不清哪個是真財神,哪個是假財神。

    除了財神意外,四安裏還有各種各樣的廟,廟裏供奉著各種各樣的神,有些神甚至人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信了幾輩子財神,也沒有改變他們的人生,就總會有人願意去嚐試拜一拜別的神。

    林林山就看到了這樣一座廟。

    廟沒有名字,沒有氣派的門臉,和其它店鋪差不多,隻在門口多了一個大香爐,香爐裏插著三根香。

    旁邊還放著一張小桌子,桌子上放著牛奶和麵包等食物。

    一個傳教士正在向路人分發印刷簡陋的傳單。

    “貧窮不是你們的錯,隻要你們信仰神,神會來救你們的。來,領一個麵包,分享神的恩賜吧。”

    桌子後麵坐著一個女人,給那些拿著傳單的人分發麵包和牛奶。

    林林山遠遠地看著,拿起手機撥了從包租婆那裏要來的那個號碼。

    他看見女人從旁邊的手包裏拿出手機,在屏幕上劃了一下,然後貼到了耳朵邊。

    藍牙耳機裏傳來女人“喂喂”的聲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